直接把矛头指向国际资本. 这个说法原本就够好笑的.
巴西,委内瑞拉,甚至印泥,这些国家,都对国际资本限制不少啊, 还有墨西哥. 但是却根本不见这些国家的大学生又能够获得什么良好就业.相反陷入一次一次经济危机.
另外一个,说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影响就业, 这个真的不知道怎么说的过去.
难道国际资本收购了中国一些开放行业的企业.例如说花旗银行收购了广东省发展银行. 就会少请点人吗, 收购了,或者进入了这些行业,必然需要经营,运作,或者扩大经营,甚至为了加强竞争了,采取更高的工资去请人,引进人才,事实上也是这样做的. 就算不增加员工数目,也应该和原本的员工数目相接近. 连这样的基本常识都没有.
另外一个,一个国家在处于资本累积阶段的时候,财富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是必然的事情, 你去看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财富都集中在哪几大家族和企业里面,还有60年代的日本,刚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时候. 只有这样才可以累积到足够的财富进行企业扩张.
至于
处于产业链下游的我国企业利润越来越薄,无力进行技术研发,依附地位日益加强。
这个我更加不想说你了.你自己到中国那些有技术研发实力的企业里面看看,在对比一下那些加工企业. 你就清楚这基本上没有多少加工企业会去转型到研发企业的.这个世界上都是一样.原本加工行业的利润就没有办法去支撑研发开支,要转型的话,基本上只能够依靠外部资金的投入,而不是从加工过程中累积资金,但是作为投资者,或者贷款,这个风险程度实在高的有点过分了,只有傻子才会去投资到里面去,另外一个,加工行业原本就依附性很强,不说有所改变的.连这点经营的常识都没有.
另外一个,你把单纯的大学生和就业归咎到研发上面,但是真正有资格从事研究开发的毕业生,又占中国大学生比例的多少呢, 就是说那些读工程,理学,医学的学生,或者数学,顶多把金融工程的算进去.我想应该不到40%.而那些读外语,会计,法律之类的学生是去搞研究,搞开发的吗? 又是一个没有常识的问题.
真正造成中国研究方面出现问题的,应该是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根本不能够保护他们的研究发展成果.另外一个就是大学的体系.基本上可以说,一项新技术的出现,起源是来自于大学里面的实验室,或者国家科学院的实验室.经费由国家和企业那里来,之后相关的技术开始成熟了,之后会在企业里面深化,改造. 最后是根据市场情况制应用到相关的产品上. 这个过程10年已经算是很多的拉.IT行业除外.另外一个就是研究成果怎么转向市场产品的体制,这方面中国确实很不好,学苏联给害的.
加大研究发展的投入,在最近4-5年,中国这方面的投入已经增加了很多,但是要出成果,最起码要在10年之后才出成果.
至于你说的素质,或者你正是这些素质差里面的一员,所以一直否认中国大学生素质问题吧.虽然我不否认中国现在的大学体系仍然培养出不少优秀的人才,但是同样也培养出一大批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