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为了实现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达标,北京市要求国企提前发放年终奖。职工提早拿钱,ZF完成既定任务,但事情并非看上去这么完美。媒体报道称,北京市属国有企业提前发放了一部分年终奖,这样的权宜之计可能加剧了收入差,而国有垄断企业超发滥发现象也遭致诘问。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传言中的提前发放年终奖近日已被证实。不仅是市属国有企业,连央企都号召北京ZF号召,提前发放了一部分年终奖。一位北京市某市属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透露,该公司已经在11月底提前发放了部分2011年的年终奖,发放的标准是按照2010年个人所得年终奖的25%进行发放的。
  
提前发放的原因何在?据经济参考报报道,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速则为 4.4%和6.5%,与今年7%的目标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赵磊解释称,今年价格因素形势比较严峻,所以完成全年实际增长的目标面临很大压力。
  
为了完成任务,ZF想出提前发放年终奖一招,“能拉多少算多少。”北京市一国有企业高层透露,北京市ZF要求北京市所有市属国有企业和区县国有企业都要提前发放2011年的年终奖。“并且时间紧迫,原则上要求11月底完成。”
  
有专家称,通过这种方式,居民平均收入会有一定的增长,但是,这样的增长并没有考虑到结构问题,更不会考虑到收入分配的问题。“能够发奖的单位就多发一些,而这些单位往往都是职工收入比较高的单位,这样也就进一步增加了收入分配的差距。”也有评论认为,暴利行业与吃“皇粮”的部门的收入“稳步增长”、许多民营与私营企业的职工薪酬却数年“原地踏步”,有关部门在“完成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目标”时,应该感到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