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是希望用平凡的文字表达深奥的道理。在圣殿中的经济学亦无法逃脱此命运。华丽的外表无法掩盖内心的空虚,唯有寂寞伴随着周遭人群匆匆而过,随时间流淌至远方。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世界,亦会成为后人研究的历史,今人无法评说自己所进行林林总总,唯有后世子孙来明鉴我们今天所形成的过往历史。
轻轻拿起掩卷的书本,回忆起过往的离合悲欢,或许只有在人生经历了什么之后,回头看才能真正懂得。或许是许久不思考的缘故,人亦变的倦怠。活跃跃的灵魂与创造才应是人生所应有的意义。经历了,回头的思索才是真正的深入见解,会随着人们思维的延续更加深入事物的灵魂。
中国古人讲,治学应有三法,义理、考据、辞章。或许远在中世纪之前,我们伟大的祖辈就已经发现了最现代的科学思维方法,并把它们深入的凝练在中华文明两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之中。我们不惮以现代理论治中国之学,却应以博思广义之心,至诚至理之性,务实严谨之风,竟经济学之精髓。居庙堂之高,则鄙见江湖之远。治经济之学,应避开庙堂之漏,来源于实践,总结于实践,此亦治学之根本。
在本人最近的人生经历之中,可谓人生五味。或许回头反思,亦未是切实之社会。回想一下,真可谓感慨良多。或许只是个人的一点愚见。
医疗体制改革问题。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医疗体制改革,已涉及城市及农村的各个地区。在覆盖范围和覆盖地区上,正逐步的完善并加强。笔者在住院期间,切实体会到医疗保险及合作医疗带给人们生活的变化。农村的合作医疗,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寻求高层次医疗保障时所承受的资金压力。省市医保也极大改善了城市居民的医疗财务状况。
但是,目前我国各地区的医保支付门类等并不完全相同,医保缺乏标准化的管理模式,特别是对于同一种类的治疗形式,各地区、甚至是同一地区的不同医院,定价仍然存在差别,同一医院,同一治疗形式,不同的医保级别支付水平仍然有所差别。医疗保险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全部能够看的起病,并最终实现病有所医。定价及支付标准的规则的制定,是我国医疗保险体制改革下一步应该寻求解决的方向。
对于医保的普及,目前还应深入的进行推广。制度和设施的建设最终都要是人来实施和享有。在我国农村中,目前农村的新型合作医疗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制度,但是农民的参保水平、参保意愿等还应成为研究的重点。在最近一段时间,笔者深切的感觉到,在我国农村,观念、收入、医保的收费水平、支付水平、申报审批难易程度成为左右医疗保险推进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笔者所在的省份,新农合参保的年收费额不足百元,但是对于一些农村家庭,由于自身收入及认识问题,并没有积极的意愿参与新农合医疗保险,但在家中出现病患时,却又由于收入问题影响治疗。笔者认为,新农合的推进,在制度及政策的完善背后,还应加强对于医保作用等大幅度宣传贯彻,在制度、地区与人口覆盖的基础上,加强受益者的参保意愿,才能真正推进医保建设。
对于异地就医的审批与报销,目前在医保的推进中仍存在问题,特别是跨省的医疗保险报销问题,目前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我国医疗资源相对集中于省会城市及各直辖市,特别是一些专业医院、高水平医院存在着不同的地区分布,由以北京较为集中,因此,跨省的医疗保障,需建立明确的支付规则。医保应是一张网,在现代信息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完善各省医院及医疗保险的信息共享,制定符合统一定价及统一管理的规则,则是我国未来医保的发展方向。
笔者最近入院,或许稍有感慨,亦最近少有思考,因此随笔写下以上不成文的只言片语,只求各位看官莞尔,非礼勿怪。也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