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悬赏大厅
21348 2
2012-02-02
悬赏 100 个论坛币 未解决
RT:求上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5-19 17:23:31
负债经营的优势与弊端
负债经营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当,能使企业迅速获得经营所需的资金,降低经营成本,减少税收支出,获得杠杆效益,实现“借鸡生蛋”,“空手套白狼”迅速抓住机遇,占领市场,并通过乘数放大效应给企业达来巨大利益。然而,运用不得当,会使企业承受巨大的财务风险,加速企业的破产。
(一)负债经营的优势
1. 负债经营可以弥补企业营运和长期发展资金的不足
任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需要始终维持一定的资本规模,由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变化,往往需要追加筹资。例如,有的企业为了增加经营收入,降低成本费用,提高利润水平,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调整生产结构,这样就产生了大量的资金需求。而单靠企业内部积累的自有资金,不仅在时间上不允许,而且在数目上也难以适应其发展的需要。所以,企业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负债经营可缓解自有资金的矛盾。企业更要学会一个企业不仅在资金不足时需要负债经营,就是在资金比较充裕时负债经营也是十分必要的。企业通过负债可以有效地争取和支配更多的资金量,合理地组织和协调资金比例关系,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 通过适度负债经营,企业扩大生产能力,扩大经营能力,更好地参与了市场竞争。而新技术、新管理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保持了竞争优势, 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多的发展机会, 优先占领市场, 获得更大的收益。

2. 负债经营能有效降低企业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对于资金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债权性投资通常有固定的利息收益和固定的偿付期限,企业采用借入资金方式筹集资金,一般要承担较大风险,但相对而言,付出的资金成本较低。企业采用权益资金的方式筹集资金,财务风险小,但付出的资金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债权性投资风险比股权性投资小,相应地所要求的报酬率也低。于是,对于企业来说,负债筹资的资金成本就低于权益资本筹资的资金成本。
(2)负债经营可以从“税收屏障”受益。由于负债筹资的利息支出是税前支付,使企业能获得减少纳税的好处,实际负担的债务利息低于其投资者支付的利息。。
(3)由于债务融资属于间接筹资,筹资费用较少。
在这三个方面因素影响下,在资金总额一定时,一定比例的负债经营能降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因为按我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可按照实际发生数扣除。”负债利息要计入财务费用,并且在所得税前扣除,故可产生节税作用,使企业少纳所得税,从而增加权益资本收益。节税额的计算公式为:节税额=利息费用×所得税率。由此可见,利息费用越高,节税额越大。使负债经营的企业同全部采用自有资金进行经营的企业相比, 成本费用加大,利润减少, 应纳所得税额随之减少, 从而减少上缴的所得税额, 降低企业的税负。同时,负债经营可降低企业资本成本。由于债权人投资风险较小,加之上述节税作用,故债务资本成本通常低于权益资本成本。因此,运用负债经营可有效地降低企业资本成本,即综合资本成本,可用公式表示为:
综合资本成本=∑(某类资本成本×该类资本占总资本的比重)
显然,当各类资本成本既定,且债务资本成本较低时,负债比率越高,则综合资本成本越低。
    另外,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于债权人豁免的债务,债务人应将其转入资本公积金,债务人用低于应付债务的现金资产抵偿债务的,应将其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因时间太久对债务人的应付债务无法明确落实债权人的,应当全额转入资本公积。由于这部分资本公积不是企业实现的利润转化的,不需交所得税,所以达到了合理避税的目的。



   3. 负债经营可以从通货膨胀中得到利益
通货膨胀的产生意味着货币贬值。由于债务资本是按照借款协议规定的时间还本付息,借款利息通常定期支付,债务资本本金通常要到期才偿还,而且支付的资金使用成本的利息的利率在一定时间内是相对稳定和不变的。若在企业偿还本息时发生了通货膨胀,这时企业偿还资金的实际价值要比企业举债时的价值小,实际上是企业将通货膨胀带来的货币贬值的风险转嫁给了债权人。从这个角度看,企业资金中债务资金比例越大,特别是长期负债比例越大,对企业越有利。负债通常要到期才能还本付息,在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情况下,原有负债额的实际购买力将下降,企业按降低后的数额还本付息,实际上是将货币贬值的后果转嫁给了债权人。因此,企业资金中借贷比例越大,对企业越有利;长期债务比例越大,对企业越有利。特别是贷款方式,经过协商确定的贷款额度、还款条件,在用款期间发生变化,还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4.能够给企业带来杠杆利益
债务利率一般固定不变,无论企业实现的息税前利润是多少,债务利息都是固定不变的。当企业资金息税前利润率高于债务利息率时,息税前利润在扣除了债务利息和所得税后,留归所有者的净利润将会增加,从而获取杠杆利益。
负债经营能在保持股东控股权的前提下给股东带来财富的快速增长,因此,负债经营程度成对企业以及管理者是否有进取心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志,。但是“物极必反”,过度的负债经营又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极大的危害。根据MM 理论, 负债公司的市场均衡价值等于Vn =Vm + t•D。其中, Vn 为举债公司的市场均衡价值, Vm 是无负债时公司价值, t为公司的所得税率, D为举债额。根据这一原理, 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便可用下述公式加以定量描述:
净资产利润率= [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 (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 负债利率) 负债/净资产] (1 - 所得税率)
可见,当总资产息税前利润大于负债利率时,企业适当的多借入资金,既可以提高净资产利润率,这就是财务杠杆产生的正效应。

5.负债经营不会影响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控制权
在企业面临新的筹资决策中,如果以发行股票、吸收直接投资等方式权益筹集资本,势必带来股权的分散,影响到现有股东对于企业的控制权。债券持有人无权参与发行公司的管理决策,因此,公司发行债券不会像增发新股那样可能分散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而负债筹资在增加企业资金来源的同时不影响到对企业控制权,有利于保持现有股东对于企业的控制。
6.负债是减少管理者和股东之间代理冲突的工具
随着外部股东的介入,拥有股权的管理者或称为内部股东会发现,当他们努力工作时,却得不到全部的报酬;而当他们增加自身消费或出现损失时,也并不是全部由其个人承担。此时,管理者的经营活动并不都是以提高股东收益为目的,有时他们也会作出对他们自身有利而对企业价值提升不利的决策,例如,修建豪华的办公场所、增加商务旅行的机会等,此时,就会产生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而负债融资可以成为减少代理冲突的工具之一。
当企业举债并用借款回购股票时,将在两个方面减少代理冲突。其一,因为企业外部股东的数量减少了,所以企业现金流量中属于股东的那部分就减少了,又因为管理者必须用大量的现金流量偿还债务,属于债权人的现金流量的增加,就会减少管理者奢侈浪费的机会。其二,如果管理者拥有部分权益资产,当企业负债增加后,管理者资产所占的份额相应增加,即管理者的控制权增加了。这两点就像萝卜和大棒一样,都会激励管理者为股东利益而工作。因为负债融资将管理者和股东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有效地减少了两者之间的代理冲突。
7、负债经营可以使企业保持适宜的现金流
财务管理的目标不是为了获得大量的现金,而是为了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转的前提下,保持最适宜的现金流量,让全部资金都能有效运作,获取最大效益。采用负债经营后,当企业获得大量利润并有现金净流入量时,既可以用多余现金偿还债务,降低财务费用,维护企业信誉,又可以将闲置现金进行合适的投资,非常灵活方便。


(二)负债经营的弊端和潜在的风险
1. 无力偿付债务风险
偿还债务通常情况下是采取流动资金支付的方式,因为只有流动资金才能随时变现偿还债务。因此,即使企业的盈利状况良好,但其能否按合同、契约的规定按期偿付本息,还要看预期现金流入量是否足额及时和资产的整体流动性如何。现金流入量反映的是现实的偿债能力,资产流动性反映的是潜在的偿债能力。当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较弱,变现能力弱的资产较多时,其财务风险就较大。很多企业就是因为其资产不能在短期内变现,不能按时偿还债务,只好宣布破产。对于负债性筹资,企业负有到期偿还本金的法定责任。如果企业用负债进行的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率;或者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恶化;或者企业短期资金运作不当等,这些因素都会使负债经营不仅造成上述的权益资本收益率大幅度下降,而且还会使企业面临无力偿债的风险。其结果不仅导致企业资金紧张。影响企业信誉,严重的还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2.经营失败引起财务杠杆的负效用
当经营失败时,企业的利润率低于利息率,利息费用需要用企业的利润额进行弥补。此时,企业获得的利润降低,最终减小企业的自身利润率,降低盈利能力,甚至造成亏损,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然而, 负债经营也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表现在:
(1)增加企业的成本
企业负债经营必须按期支付本息, 这样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另一方面企业必须筹集一定的资金用于还本付息, 从而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和使用, 降低企业的自有现金流。
(2)可能产生财务杠杆的负效应
按照上述财务杠杆公式的描述:
净资产利润率= [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 (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 负债利率) 负债/净资产] (1 - 所得税率)
当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小于负债利率时, 企业就会降低净资产利润率, 侵蚀股东财富甚至还有可能出现财务危机, 这就是财务杠杆的负效应
3.再筹资风险
由于负债经营使企业的负债比率增大,对债权人的债权保证程度降低,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以后增加负债筹资能力,使未来筹资成本增加,筹资难度加大。
4. 债务性筹资一般限制条件较多,债务筹资隐形成本高
债务性筹资是指企业通过借款、发行债券和融资租赁等方式初级的长期债务资本。
公司利用债券筹资一般受一定额度的限制。其中,企业债券和国债相比,国债债券筹资利息收入的免税待遇对投资者,尤其是收入较高的投资者,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大多数国家的税率都是逐级累进的,投资者购买国债,可以不用担心自己的收入增加而使税率再上一个等级。相反,公司债券的利率虽然高,却有可能使投资者按更高的税率纳税,税后收益反而可能下降。通过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发现,我国实际情况是,股权融资成本要低于债务融资。另外,虽然国家从2012年3月起出台相关政策允许小企业发行融资债券,但是债券筹资的限制条件一般仍比长期借款,租赁筹资的限制条件多。负债经营增加了企业其他方面的隐形负担。此外,相对借款和发行债券,融资租赁虽然限制条件少,但是租赁成本很高,适用范围小。
5.过度负债有可能会引起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
债权人利益不受损害的一个前提条件是企业的风险程度要处于预测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而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股东往往喜欢投资于高风险的项目。因为如果项目成功,债权人只能获得固定的利息和本金,剩余的高额收益均归股东所有,于是就实现了财富由债权人向股东的转移;如果高风险项目失败,则损失由股东和债权人共同承担,有的债权人的损失要远远大于股东的损失,这就是所谓的“赌输债权人的钱”。另外,当企业发行新的债券,也会损害原债权人的利益。因为股东为了获得新的资金,往往会给新债权人更优先的索偿权,这样可以降低新债务实际负担的利率水平。但同时也会使原债权人承担的风险加大,导致原债券真实价值的下降。债权人为保护自己的利益,把风险限制在一定的程度内,往往会要求在借款协议中写入保证条款来限制企业增加高风险的投资机会;为了防止发行新债,债权人也会在契约中加入回售条款,即如果发行新债,允许原债券持有者按面值将证券售还给公司。这样就限制了企业的正常投资和融资,给企业带来一种无形的损失。尽管负债是解决管理者和股东之间代理冲突的有力工具之一,但它同时也加深了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这是两种类型的代理冲突,但毫无疑问,企业这两种代理冲突而产生的代理成本的净值总是存在的,由此使企业价值减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20 10:06:38
一般来说
1,MM理论 高负债带来的Tax Shield增加了公司的价值
2,财务困境成本 破产成本 过高的负债 附带了额外的成本

所以 理论上是倒U型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