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54 0
2012-02-27
Lex专栏:美银、宝洁裁员的不同 英国《金融时报》 Lex专栏

美国篮坛的“林来疯”(Lin-sanity)已正式告一段落,就业问题重新成为最热门话题。美国需要创造就业机会、防止工作流向海外。从“99%的民众”到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所有人都都认为,就业问题至关重要。

不过,当美国银行(BofA)去年9月份宣布将裁员3万人时,没有引起一星半点儿的同情。好吧,因为他们都是银行家。而在上周,当有着121年历史的宝洁公司(P&G)宣布,到2014年将有10%的员工不得不设法给自己买牙膏时,却赢得了溢美之辞。
抛开两种矛盾的反应不说,理性的投资者应当如何看待这两条消息?先从美银谈起。该银行计划将员工总人数降低10%。根据一个简单的杜邦(Du Pont)方法,美银去年第四季度3%的平均普通股本收益率,可以通过三种方法得到提升。
第一种方法是提高杠杆率,这种办法已经过时。第二种方法则是通过资产获得更多收入,在当前的低利率和严峻的投行环境下,可能也不适用。

这使得提高利润率成为银行业提高股本回报率(ROE)的主要机会。鉴于去年美银人工支出占到其非利息支出总额的46%,增加利润的最佳方式就是裁员。而对于宝洁公司而言,到2016年裁员5700人,预计只能使850亿美元左右的总成本减少30亿美元。
但是,如果投资者鼓励美银这样的裁员,而不鼓励宝洁这样的裁员,是不对的。微妙之处在于,宝洁的做法不应当被称赞为某种难以置信的改革之举——宝洁管理层必须明白,这样的做法其实是股东们常年希望它做到的的成本控制。而在美银,假如去年只降薪20%、就可使公司净收益增加四倍,这就的确有理由让大家为之抓狂。
Lex专栏是由FT评论家联合撰写的短评,对全球经济与商业进行精辟分析
译者/邢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