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人生的某个阶段,你就会发现,其实放弃比得到更重要,忘记比记得更重要。忘记之后我们才能有更宽阔的胸怀去接受新的事物,领悟新的境界。这也是我所以为领悟经济学融入经济学世界的灵魂所在。作为入门不深的菜鸟,我试图尽己所能地海纳百川,最大限度地吸允各种经济学源泉,从中发现一种莫名其妙的现象,在这个完美的世界中你所拥有的全是虚幻的简约的微妙的,只有学会放弃学会割舍学会抛却,才意味着前行意味着进步意味着高级,要不然就是空白就是稚嫩就是虚假。唯有自我挥洒的无限天地,充溢自由空气的国度,可以构建完美的经济学框架,如此持续不断地填充原料、血液于其中,高楼则起。在感性与理性的抉择中,经济学起源于感性,它从人的心理动机剖析刻画面前的客观世界,由此又过渡到理性,上升到理性人假设这个境界,进而在相互博弈中归于融合。当今的经济学世界至少呈现在我眼前的既充满了诗情画意又几度冷若冰霜,这种飘忽不定的性情惟有斩得断理不乱顺章成序归成方圆。因此也时常选择不同作家不同学派不同国别的书籍以供参阅,这也是避免拘泥于范式套上镣铐固上枷锁的易便良法。想到这我忽然追忆起阿而弗雷德-马歇尔,这位集大成者正是兼收并蓄、取精去粕,放弃集中于对立学术上的长期批判,集合各种新旧经济理论建立了起独创的“均衡价格论”,奉献出一部跨时代著作《经济学原理》。俗话说以史为鉴,时至改革开放春天到来多年的今天,所谓中国主流经济学派仍然胡乱叫嚷“比较优势论”,高呼招商引资、劳力当先,唾骂靡外之音贬斥警醒之言。这也是中国经济学界真正缺乏的良知。在盲目拉帮结伙、聚团兴派之时,恰恰狭窄胸怀遮拦新生思想低俗高尚境界。创新首当其冲莫过于思想创新,一种观点一种想法一种逻辑也许发起翻天覆地的革命,如果无所放弃无所忘记,又何谈接受与领悟呢?那就是最可怕的思维停滞思绪紧缩思虑低迷,其后果想必可想而知吧....
(个人博客http://blog.163.com/hawk_0002001/,欢迎各位光临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