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7915 10
2012-03-08
【何为“囚徒困境”?】
【如果双方都意识到坦白不是最好的选择】
【博弈中的支付是如何确定的?】
【囚徒困境在生活中有什么例子?】
【考场上的囚徒困境】
【如何走出囚徒困境?】
【何为“囚徒困境”?】

  一场火灾之后,两个嫌疑人A和B被囚禁,分别关在两个独立的不能互通信息的房间里。如果两人都承认,则各被扣留8年;如果一人承认另一人不承认,承认的放走,并且得到奖赏,不承认的被扣留10年,并且被罚款;如果两人都不承认则因证据不足各被扣留1年。
  我们看到,假定A选择承认的话,B最好是选择承认,否则就要被严重处罚;假定A选择否认的话,B最好还是选择承认,因为这样不仅可以被放走,而且还可以得到奖金。就是说,不管A什么态度,B的最佳选择都是承认。反过来,同样地,不管B什么态度,A的最佳选择也是承认。结果,两个人都会选择承认。
  这就是有名的“囚徒困境”。

【如果双方都意识到坦白不是最好的选择】
·既然囚徒双方是绝对理性的,应该想到坦白表面是自己的最优策略,但是导致8年囚禁的结果,而对方也同样意识到这点,从而两个人都选择沉默呢?
·所谓每个参与者是理性的,是指他明白他选择的成本,但是并不确定对方要选择什么。假如楼主说的双方应该选择沉默,但是有一方选择沉默,那另一方选择坦白要获得更大的收益。所以最终还是坦白。只有双方有过沟通,并且十分信任对方,才可以是都选择沉默。
  关键是两个囚徒之间的不信任,这样导致明明知道保持沉默是最佳选择但却不敢选择。因为每个囚徒都不确定对方是否也会保持沉默。所以,信任或信誉的建立是解决囚徒困境的一个有效方法。
  囚徒困境问题揭示的是“个体理性”选择导致的集体非理性。这里有几个问题楼主没有注意到:一、共同抵赖的前提是两个囚犯达成一个“有约束力的协议”,在本案中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理由:1、两个囚犯不能互通信息,2、即使达成“共同抵赖”协议,由于该协议内容违法,也没有约束力,无法强制执行,故此即使达成了协议,囚犯也会违反该协议)二、每个囚犯都会意识到,不论对方抵赖还是坦白,对自己而言,坦白都是优势策略,因此处于自己效用最大化的目的,该囚犯肯定会坦白。
  注:囚徒困境研究的是非合作博弈,如果达成有约束力的协议,就属于合作博弈范畴了。


【博弈中的支付是如何确定的?】
·博弈中的支付是如何确定的?现在的教学书上只教你在如何分析以达到既定的目标,但是如果要分析实际的例子,这个支付是自己凭空估算的吗,如果是这样对博弈的定量分析有科学性吗,因为不同的支付,就有不同的博弈策略,这样想对吗?
·“博弈中的支付是如何确定的?”这是博弈论分析的前提,而不是博弈论分析的对象。“因为不同的支付,就有不同的博弈策略”。确实如此。许多人“用博弈论分析”会得出不同结论,重要原因之一即,大家默认(或假设)的博弈结构不同。(这样,当人们产生分歧时,人们就可以把注意力引到前提的差异上)


【囚徒困境在生活中有什么例子?】
以下是一些生活中囚徒困境的例子:
·垄断组织由于厂商私自降价而难以维持
·在拍卖会上,一般拍卖品的价格低于市场价格,如果参与拍卖的人不互相提价,肯定是有钱赚的,但是,参与拍卖的人都生怕好东西被别人买去,相互提价,导致拍卖价高于市场价一般都高于市场价。
·假定每个女孩多少都会有些虚荣心,她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压倒群芳。再假定一群女孩的容貌差别不大,都是豆蔻年华,这时候,如果其他的女孩都没有化妆,只有一个女孩化妆,比如她染了红指甲,那么这个女孩马上就会引起大家的注意,大家都会觉得她好看。别的女孩不甘落后,自然群起效仿,结果所有的女孩都染了红指甲。这时候,如果有个女孩还想出人头地,就必须想出新的点子,比如她抹了口红,这会让她在第二天出尽风头,但是别的女孩又会很快效仿,结果所有的女孩都抹了口红。数个回合下来,我们会发现所有的女孩都染了红指甲,所有的女孩都抹了口红,所有的女孩都搽了胭脂,所有的女孩都穿了吊带背心,但是,从相对收益的角度来看,没有一个女孩能够做得比所有的女孩都不化妆的时候更好。而且,或许女孩们都忽然对这种“军备竞赛”感到厌烦,可是给定别的女孩都还化妆,那个拒绝化妆的女孩会显得像个丑八怪,于是所有的女孩都只得继续化妆。这正是博弈论里常说的“囚徒困境”,每一个女孩都成了囚徒。


【考场上的囚徒困境】
·老师决定进行一次测验。测验即将开始的时候,老师宣布:“这次测验成绩不计入期末成绩;但还是有用的,期末考的低了可以凭这次的成绩拉一下;要是大家考的都不好,期末考试题目就出简单一些;要是大家考的都很高的话,相应的难度就要增加。”
·学生会如何做呢?
  每个学生都会想:如果大家都考差些,期末就可以做简单题目,拿高分,哈哈;如果我考的很差,别人考的好,那可就白白牺牲了;不如我先拿高分,期末大不了靠老师拉分了。
  于是每个学生拼命拿最好的成绩,期末考试的难度自然就增加了。


【如何走出囚徒困境?】
在“囚徒困境”问题中,假设两个人只有一次博弈,例如,只拍卖一次、只考试一次。经济学家认为,如果是相同的参与人重复地进行这个博弈,情形就会有所不同。阿克谢罗德教授通过实验提出了“先做好人,以牙还牙”策略,具体地说,就是与对方第一次博弈时选择合作,如果对方合作则自己本次也选择合作,如果对方上次出现不合作,则自己本次就选择不合作。这种策略是成功的,它的善良性防止双方陷入不必要的麻烦,报复性使对方产生惧怕心理,宽容性则有助于恢复合作,还有它的清晰性能够使对方清楚知道“游戏的规则”。在商业领域或国际事务上的合作,唾面自干、逆来顺受是不可取的,一个好的策略就是,清楚的表明自己会回报,无论是合作还是背叛。
但是,现实中很多标准模糊的时候,如果某一阶段出现的合作被误解,就很可能导致“两败俱伤”的危险结果。也许对对方偶尔的背叛采取宽容的态度,只要适度,合作就会进行的更为顺利。


人大经济论坛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3-14 09:07:20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3 01:30:42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7 10:08:28
囚徒困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8 11:26:2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9 17:11:32
看过好多次,呵呵。不太会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