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
2768 11
2016-04-18

挑战亚当斯密的著名论断,每个人追求自己利益,可以实现社会利益。因为在这样的格局中,甲乙为自己利益相互出卖,无法像市场格局中那样促进对方的利益,而是损害对方的利益。


个人的理性往往是群体的非理性。甲乙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出卖对方是理性的,但是作为互相出卖的群体,损害双方利益则是非理性的。这正是个体非常聪明的中国人在整体上不及外国人的重要原因。


思考是群体的思考,选择也不是个体的选择。群体的思考和选择制约了个体思考和选择的空间。因为甲出卖乙,乙很难保持冷静和克制,特别是在长期中,这是造成皇帝的新衣,文革大家一起做傻事的重要原因。  


单方的善意不能促使别人改弦更张,榜样的力量势必递减。如甲出卖乙,而乙坚持不出卖甲,这只能使甲觉得可笑,而不会有所收敛,只有乙出卖甲才能实现均衡。所以通往地狱的道路是善意砌成;人类的下等情欲却成了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


一次性博弈往往只是相互出卖的非合作博弈,重复博弈才能形成合作博弈。因为这次甲出卖乙的好处会被下次乙的报复所抵消,经过多次痛苦的折腾后,他们最后意识到搬起石头一定会打自己的脚,所以选择相互不出卖的合作博弈。


良好制度的建立和维护不是教育的结果,而是痛苦折腾后的体验。无论怎样教育甲乙都没有用,除非他们都确认对方不会出卖自己。这个折腾的过程无法超越,却有希望缩短。


信任是最宝贵的财富。甲乙相互不出卖才能建立起最好的合作,并且无往而不胜,没有这种信任,最好的制度也是很脆弱的。所以现代经济的财富是合作博弈,相互信任。


有限生命中博弈很难建立起真正的合作博弈。因为合作博弈的前提是对下一次被出卖的担忧,如果甲乙都没有下一次了,这就无法制约他们这次互相出卖,所以有限生命中的博弈终究只是一次性博弈。尽管,无限生命的假定是那么的虚妄,但是,它却是人类摆脱短视,走向合作博弈的必要条件。


合作博弈的心态要精心维护。2个人的博弈要形成合作博弈就很不容易,维持起来更难,不用说千百万人的合作博弈了,一旦崩溃,重头再来更是困难重重,所以要精心培育合作博弈,更要小心呵护。如果有第三方——国家承担损失,且国家又是虚拟的,这就不可能有相互制约的合作博弈,而只能是共同损害国家竞争。


所以计划和半计划体制都无信誉品牌可言,甚至连最正常不过的开展业务,推荐人才都会异化成“拉关系,走后门”,并且愈演愈烈。


按理聘用不称职的人就是老板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就是介绍人的信誉损失,所以大家做事都负责任。但是,在计划体制下,任用私人的损失是国家的,得益是经营者的,介绍人面子因此显得很大,他还会有额外的收益,如此重复博弈只能是出卖国家利益的竞争。


良好社会的建设不在于改造人,而在于构建良好的博弈格局

    同样的人在不同的博弈格局中有不同的行为方式,这就表明构建良好的博弈格局比改造人,比斗私批修,灵魂深处爆发革命都重要得多。譬如,下船清点奴隶数的船主,土地承包后的农民,最后吃饭的分饭者,最后加工资的经营者,降落伞的制造商,他们的利己本性都没有改变,但是却选择更有利于他人的行为方式,所以我们要构建良好的博弈格局,而不是试图改变人的本性。历代宫廷争斗的你死我活,不是人性的卑劣和残忍,而是集权制度下的生存之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关键是驾驭好水,妄图改造人就是想改变水的本性,而不是完善驾驭水的器具,这不仅愚昧,而且野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4-18 10:17:11
请问您发重了还是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8 10:26:47
疑似重复了?暂且删除了上一个帖子,特此告知,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8 11:41:57
欢迎到微观版块来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8 12:21:28
fumingxu 发表于 2016-4-18 10:17
请问您发重了还是续?
这个真是抱歉,网速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8 12:22:12
心静如月 发表于 2016-4-18 11:41
欢迎到微观版块来看看!
好的,谢谢您的点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