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乍到,没有仔细看贴子,不知道有没有人问过这个问题。
我是学社会学的,今日写论文
发现中国人的不习惯排队现象就是一个囚徒困境!
然后就想有走出囚徒困境的办法。
似乎唯一的办法就是重复博弈,但我想对于排队现象来说,重复博弈似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重复博弈是一种内生的自觉的方法!
而实际上要走出这个困境,前提是必须改变这个博弈的规则!
那么是不是可以通过制度建设来实现呢?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如果不排队,最好的办法我觉得是抓阄,呵呵。
在国外是不是“社会认同感”(social approval)起到一种威胁(threat)的作用,从而导致合作的产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25 23:05:24编辑过]
如果长时期内“不习惯排队”都是存在的,我们就要寻找其中的奥妙了。也许排队或监督排队的成本超过了不排队的成本——当然这种分析的意义在于我们指明各种成本具体是什么。
仿辞一句:效率都是一样的效率,非效率却有各自的非效率。
也许排队或监督排队的成本超过了不排队的成本——
就中国大部分地方的情况似乎的确如此,但是排队或监督排队的成本应该在各个国家都存在,
但实际结果却不同。
方法?无非是这么几种罗:
1、第三方强制执行,但是涉及监督者的监督问题;2、重复博弈,声誉、威胁、报复等机制的建立;3、意识形态投资,减轻制度安排的成本;4、小数目控制,减少协调成本和搭便车问题;.......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通过教育。就是nie说得意识形态投资。
这不是短期可以解决的问题。教育可以形成一种社会规范,如果大家都对插队很鄙视,可能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就像随地吐痰,不遵守交通规则,这真的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我国的教育对怎样做人不太关注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28 0:13:12编辑过]
其实意识形态的共识或者说是社会道德是解决排队问题的根本方法,
但这似乎和囚徒困境中的条件不一样,因为对囚徒来说,没一方都是完全了解在对方选择的条件下的自己的最佳选择。
而对于社会上的诸如排队、等社会问题,却是需要通过外部条件来加以限制或规范的
牛津大学维特根斯坦的一个学生,就是讲抓阄理论反对人为设计的一切制度的。
这个是社会问题
用“报还一报的方法不知到行不?
一
环境,社会,规制的力量.
囚徒困境,还是制度得问题!对管理者来说达到想要的结果,而对罪犯来说却是必须坦白的制度!当两个很明白这个制度的罪犯来说!合作他们得到最大的效益!
走出囚徒困境得方法就是合作,要合作双方都受益,这种合作可以在伤害别人的基础上进行!
有代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