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674 14
2012-03-12
   马克思无法解释企业存在的原因,只有先解释了企业存在的原因,理论才有成立基础

  马克思通过自定义价值,分析了资本家企业的生产过程,得出剩余价值理论。说资本家剥削了工人的劳动价值。

  其实关于企业是不是剥削了工人的价值,或资本家是不是剥削了工人,首先要从基础逻辑分析开始。先要解释企业存在的原因。然后才能一步一步的分析。

  如果不能解释企业存在的原因,就去分析企业的价值流程,得出资本家剥削工人,是一种片面的学术视角。

  关于企业为什么在社会中存在,关系到马克思后续理论存在的基础。若马克思的解释不成立,则马克思后续的所有制等理论就不成立。

  马克思给资本下的定义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显然这个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没有解释为什么有的能带来剩余价值,而有的不能带来剩余价值而破产了。
  用这个定义来解释企业的存在并不能讲得通。

  马克思认为资本家通过占有生产资料来达到剥削工人的目的。若根据这一定义,把企业看成是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这仍然不能成立。如果占有生产资料就能剥削的话,那就不会有倒闭的企业现象存在了。而倒闭企业占有的生产资料不是生产资料吗?为什么不是?划分标准是什么?

  企业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这个解释也讲不通,并不是先有资本主义制度才有企业。中国封建时期就有企业,有造纸陶瓷医药等企业,但不能说中国是资本主义制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3-12 17:13:41
马克思的柏拉图式社会同样体现在对国家的定义上。马克思认为,国家和企业都是客观存在的,其实国家和企业都是为了谋求更高的利益组成的利益集团。所以没有绝对清廉的上层建筑,这使得,虽然描述得很好,社会的福利最大化,但是不可实行。
因为人总是对世界有偏见,你不可能消除这种偏见。同时除了国家,总是会形成利益集团,除非你能保证社会一定不会发展。人是理性的,一个成熟的会考虑某一个决定是否会让自己的收益最大。
因此,只要社会发展,只要某一个集团的利益优于社会平均水平,那个集团就会迅速的发展,获得特权,为了集团的利益最大化,利益集团会开始垄断市场,减少社会的福利。使得集团内部每个人的利益大于社会平均水平,马克思主义柏拉图式的经济,瞬间就灭亡。
其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偏向于福利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其实可以用“哈伯格三角”来解释,特权寻租会导致社会福利损失,马克思所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实是社会福利最大化后的平均劳动时间,如果资本家垄断市场,同时垄断财政,那么这个时间就会无限的被延长。
所以林毅夫才会说那话,中国人穷,是因为中国人特别喜欢把钱存进银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12 22:07:59
我倒是希望你们能从“以少易多”出发去寻找企业存在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12 22:26:55
xxxlyyxxx 发表于 2012-3-12 17:13
马克思的柏拉图式社会同样体现在对国家的定义上。马克思认为,国家和企业都是客观存在的,其实国家和企业都 ...
不同意林毅夫的这个说法。因为:
1、现在世界奢侈品的消费大国是中国;
2、中国普通人喜欢把钱存进银行,不是因为他们特别喜欢,而是因为他们得把钱存起来以备不测。因为ZF无法保障他们的生老病死;
3、中国普通人的确是穷,而且也不是因为他们特别喜欢把钱存进银行,是什么原因使中国普通人穷难道林毅夫不知道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12 23:44:18
帖子写的不错。
现代企业理论解释了企业存在的原因是降低交易费用,而不是所谓的剥削不剥削之类的充满个人情绪在内的文字。
不可否认,马克思才华横溢,但是这样一个有才华的人士,一生活的穷困潦倒,甚至要靠恩格斯接济,因此,这样的人才往往会成为愤怒的社会抱怨者和仇视者,所以马克思常常用掘墓人之类充满诅咒和怨毒的语气说话,主张暴力革命等,是可以理解的。
其实,西方把马克思作为经济思想史的一员,或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阶段,并不反对学习研究,但是也绝对不会让马克思成为经济学家教材的主角,倒不是因为不赞同马克思的观点,而是因为马克思作为古典经济学人物,应该随其他古典人物一样,回到自己的历史位置上。毕竟,古典政治经济学在1870年就被新古典经济学否定、继承和取代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12 23:51:49
qf20089 发表于 2012-3-12 22:26
不同意林毅夫的这个说法。因为:
1、现在世界奢侈品的消费大国是中国;
2、中国普通人喜欢把钱存进银 ...
百姓把钱存进银行,表面上是以备不测,事实上导致了银行的特权,因为社会会赋予这个利益集团特权,因此银行垄断了货币来源,同时根据垄断厂商的定价标准制定利率,事实上从银行融资的成本比写在纸面上的高进10倍,就是特权寻租的结果。结果厂商长期平均成本增加,社会供给减少,百姓福利下降,持续的对市场的垄断很可能导致经济滞涨。
因此表面上看存进银行的行为是以备不测的,实际上把钱全部存进银行却导致了社会生产的降低。因此中国ZF才要提振信心,实行股改,其实就是要反银行对资本市场的自然垄断。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社会的福利,提高就业机会和降低通货膨胀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