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655 2
2005-03-12

1. 人民代表,就是代表人民的利益。现代社会出现了各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各阶层的贫富分化及利益冲突,城乡差距仍然存在,政府权力与平民权利界定仍有模糊之处。人大代表的中各群体代表者的构成比例应是多少,才能使人民代表具有最大限度的代表性?

2. 人民代表反映人民的心声,要反映人民的心声就得对某个现实问题具有清楚的认识,深入的调查,并进行抽象、归纳、总结,在深入思考之后,提出有效可行的建议。而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若只有“代表性”,失去了一定的“专业性”,将人大会议开成了“吃饭、旅游"大会就更不能反映民情。

如何在两者之间得到平衡?

思考不太成熟,供大家斟酌、讨论。若版主认为不妥,请删去此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3-12 13:34:00

我的看法是这样:“人民代表”重要的是代表性,这也是法统之所在。而“代表性”并不一定必须意味着各个群体的比例占多少,而是代表的产生是否合乎真实的民意。

至于“专业性”,我认为不重要。民意机关不是专家委员会,不是执政当局;民意代表也不可能天文地理无所不知。这个可以通过聘请专业助理或者通过向专家的咨询来实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16 23:50:44
2楼有理,人大代表并不是智囊团,依我的浅见人大代表只要能站在多数群众一边把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如实”反映出来就可以了,剩下的讨论自然有砖家去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