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700 9
2012-04-13

      婚姻就是情爱占有;情爱占有就是婚姻。

    一群人,如果这里没有婚姻,没有占有,自由自原 两厢情愿是他们的情爱道德规范,那么这样的社会就是——公有制共产社会。

    ——同样的这群人,如果人们遵从的是这样的情爱道德,而首领出现了特权,即:他爱谁,谁就必须服从。那么这样的社会就是——大王社会。

    ——同样的这群人,如果首领不仅强制相爱,而且限制了对方自由相爱的权利。

    对方自由相爱的权利遭到限制,事实上就是首领把对方情爱的强制占有。这样的情爱占有就是婚姻。

    婚姻出现,孩子出现,家庭出现。首领及其家人成为主人,而其他人就变成了奴隶。这样的社会就是奴隶社会。

    比如:奴隶主有4个孩子,4个孩子都实现情爱占有,都实行了婚姻,都出现了各自的婚姻家庭。在奴隶主临老的时候,会把他掌管的奴隶群一分为四,并且田地 庄园也会一分为四,这就是奴隶主庄园时期的社会。

    ——随着奴隶主子孙的不断繁殖,他们掌管的奴隶群也一次次分割。当奴隶群分割到不能再分割的时候,即一男一女时,奴隶也出现了自己的家庭,这样的家庭就是农奴制家庭。

    ——在奴隶社会,某些奴隶主失去了奴隶,这样的家庭——就是平民家庭。

    ——随着奴隶群的完全消失,农奴制家庭 平民家庭的出现,奴隶社会就变成了封建社会。

。。。。。。。。。。。

    一群人,如果这里没有婚姻,就必然是财产共有,共同生活。

    如果“ 自由自愿”是他们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那么这样的社会就是我们向往的公有制共产主义社会;如果首领在爱情上出现特权,即他爱谁,谁就必须服从。那么这样的社会就是大王形态的社会;如果首领出现情爱占有,出现婚姻,就必然是奴隶社会;如果大家都出现情爱占有,都出现了婚姻,这样的社会就是今天的私有制社会。

     因此说,社会形态的根本问题是“情爱道德方式”。改变情爱道德方式,自然就会出现对应性质的社会。除此之外,都不可能改变社会形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4-14 15:05:33
楼主请回答以下问题:
决定社会形态的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
在生产力不具备支持相应的生产关系时强制改变生产关系是可行的吗?
在社会生产没有极大丰富前,你觉得有可能实践和推广你的理论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4 15:12:20
devil02 发表于 2012-4-14 15:05
楼主请回答以下问题:
决定社会形态的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
在生产力不具备支持相应的生产关系时强制改变 ...
1 决定社会形态的即不是生产力,更不是生产关系,而是情爱道德方式。

2 任何社会时期,任何物质条件,只要实行对应的情爱道德方式,必然出现对应形态的社会。


    即使今天的一群人,如果他们没有婚姻,按照原始社会的情爱道德方式生活,自然就是财产共有共同生活,自然就是共产社会。按照大王部落的情爱方式,自然就是大王形态的社会。按照奴隶部落的情爱道德方式,自然就是奴隶社会。如果他们结为一对对夫妻,自然就是今天的私有制社会了。
    ——这与生产力、生产关系没有丝毫关系,与社会贫富,社会分工,按需分配,思想觉悟,区域限制等等没有任何关系。这里改变社会形态的仅仅是情爱方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4 23:26:47
原始群中的情爱道德与奴隶群中的情爱道德,他们是一样的情爱道德,都是没有婚姻,自由自愿的道德规范。



这个事实,过去的理论界都在掩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5 15:40:08
掩盖事实真相的结果——就是为了制造更大的谎言
    你知道吗?1 群体生活就是共同生活,共同生活就是群体生活——这个真相你知道吗?2  婚姻就是情爱占有,情爱占有就是婚姻——这个真相你知道吗?3  没有婚姻,人们必然群体生活;共同生活,人们肯定没有婚姻——这个真相你知道吗?4  谁人情爱占有出现婚姻,谁人必然与大家分开生活——这个社会事实真相你知道吗?
    这些现象都是常识性的社会现象。几百年来,我们的理论界经常掩盖这些事实真象,而制造出许多荒谬的言论蒙骗世人。
    如果按照这些常识性的理论推断,原始公有制并没有解体,他们仍然没有婚姻,仍然是共同生活的群体。这里改变的仅仅是首领的情爱方式。当首领情爱占有 婚姻家庭出现后,出现了私有的妻子儿女。当首领及其家人被人们尊奉为主人后,那么这里的成员自然就变成了主人使唤下的劳动者,就是奴隶——这就是奴隶社会。
    按照这个常识性理论推断,这个共同生活的群体并没有解体,改变的仅仅是社会性质。而按照马克思的理论观点推断: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出现了婚姻家庭,随着物质的积累,原始公有制就解体了。
。。。。。。。。。。。。。。。
    事实情况: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共同生活的群体依然存在,何况之前的社会!所以说,马克思所说的氏族公社“解体”的说法,纯属谎言
    斯巴达克所在的社会就是奴隶社会,后世存有记录,他们就是没有婚姻 共同生活的群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5 15:52:21
黑夜里的火把 发表于 2012-4-14 23:26
原始群中的情爱道德与奴隶群中的情爱道德,他们是一样的情爱道德,都是没有婚姻,自由自愿的道德规范。

...
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