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博弈论
33039 35
2012-04-20
看了那么多的博弈文献,最后有种感觉是,博弈论没什么用处。它能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吗?最简单的囚徒困境,博弈论预测的结果可能与现实差距不小。最不利的情况是它存在多个均衡解,而我们最后也不知道要选择那个解。大家能够举出几个博弈论很有用的生动例子吗?最好是没有博弈论,这个事情就难以解决。希望大家各抒己见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4-20 23:43:31
学术这个东西,在博弈论这块已经被国外人用排列组合原理把各种可能性已经搞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0 23:45:05
所以高博弈论的人基本上都是在胡扯了
学术上已经没有土壤了,
更多的是利用博弈论的知识去搞定auction,
但是auction也被搞完了
我个人观点,仅限抛砖引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0 23:56:07
自己多多去揣摩人家的心思吧 这个估计要高手才能做到啊 生活中处处有博弈啊  慢慢去思考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1 00:26:59
个人感觉博弈论的价值是给人一种定性的理论指导,用它来做定量分析感觉可操作性以及效果都不敢保证(我是企业中做的,企业很难用博弈论的定量分析方法)。我能想到的例子估计就是日本人的终身雇佣制度。如果是一次性的博弈或者是有限次数的博弈,那么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会不一致,从而停留在某一个均衡点(比起利益最大的那个点肯定损失不少),所以如果将有限次博弈变成一个无限次博弈那么个人利益就会与集体利益无限趋同了。在现实工作中,中国公司的人员流动率很大,一般可能做几年就换工作了,所以这就好比是一个多次博弈。一些销售经理就关注短期利益(即个人利益与公司长期利益不相符)为了拿年底奖金会通过压货等方式来完成销售额,但是几年后他肥了后一走,公司的长远利益也就受损了。日本由于采用终身雇佣制可以把这种制度想象成一种比较接近无限博弈的方式(当然现实有不太一样的地方,毕竟人会退休),由于日本人采用这种制度,所以一般销售经理不会通过采用牺牲公司长期利益来满足个人的短期利益,因为他会在这公司做一辈子,今天做的恶是要自己以后还的,这样一来终身雇佣制度就极大地增强了日本人的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趋同性。个人感觉这个例子就可以说明博弈论的理论指导作用了(通过将单次或有限短期博弈变成一个无限或者长期博弈来使得个人利益趋同于整体利益,从而让纳什均衡点可以向整体利益最大点靠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1 00:28:33
拍卖理论你看过吗?
机制设计的相关内容你清楚吗?
据说,电信频谱拍卖机制就是设计出来的.不严谨地说,而这就是博弈论的体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