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102 16
2012-04-23
马氏价值理论的基点就是他的价值定义——凝结劳动,一个很荒谬的定义。

这样,假设一个工厂:
    1、10个工人一天生产100件商品。
    2、做了一段时间,工厂找了个老师培训了一遍工人,工人开始用新的方法工作,每人每天可以制造20件商品,于是老板辞掉了5个工人。

    请问,这个商品的价值变没变?
    (换到行业里其实也一样,工人用了新方法,各个老板会采用的方法是省下工人,而不是因此增加产量,在商品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一般是不变的,价值变不变?)


再假设同样一个工厂:
    1、10个工人一天生产100件商品。
    2、做了一段时间,工厂买了台自动化机器,完全替代了其中5个工人的岗位,剩下的5人操作做着同样的活,一天可以一共可以制造100件商品,于是老板辞掉了5个工人。

    请问,这个商品的价值变没变?
    (换到行业里其实也一样,工人用了机器,效率上升,各个老板会直接采用的方法是省下工人,而不是因此增加产量,在商品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一般是不变的,价值变不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4-23 18:00:50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3 22:05:21
楼主可把马氏难住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3 22:27:06
你这理论违背了马克思前提,我顶楼上的!马克思主义前提是什么?你想过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4 09:56:58
我觉得还有一个是社会平均劳动程度和劳动强度决定的~
楼主所讲的两种情况是发生在单个企业当中
但是 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提到的是决定商品价值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而非个别劳动时间
上述楼主的情况下 如果是发生在单个企业 商品无非是获得了超额利润而企业老板维持社会平均利润而已
如果发生在社会化生产的各个部门 我以为 应该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进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4 15:38: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