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华建 发表于 2009-6-27 23:30 
吴先生,在今天世界上,不要说大型超市,就是一般的小店小摊,有哪几家进货是100%付现金的?你去国内市场上调查一下,你就知道我有没有“信口开河”。
过去走街串巷的卖冰果的,都可以赊账的.如今已经是金融资本主义时代了.老吴还在用马克思时代的思维呢-----可是马克思时代就已经有信用活动了呀?
我认识一个人,他家人是做批发雪糕生意的,他介绍说,有些人由于信用好,即使不用现钱进货,也可以从他们家拿货,或第二天清帐或当晚清帐也可过几天清帐.而他们家进货时,则生产厂家都是送货上门.,很多时候是主动让你先卖着,过一定时间结一次帐,尤其是那些新产品就更是如此了.
而搞服装生意的,到批发商哪去进货时,对于那些"老主道",批发商们也是经营允许他们赊帐的,很多时候,在批发商进新货时,会主动发给他们了解的零售商,对于结帐时间,一般都是根据零售商的方便而定.
在工厂,比如食品或饮料酒类行业,他们也往往是外出主动送货的,他们不仅到大商场如那些商场内超市,也到小卖店,几乎没有不允许赊货的----除非你的货紧俏的不得了.尤其是在大超市销货,超市对于厂商而言,简直就是他们的爷.难道你没有听说,有些超市黄了,那一大群厂商坑了的事情吗?告诉你,慢说是必须在超市允许赊卖,就是赊卖,你厂商能不能进去,还是可问题呢,就不要提这里的扣点等说道了.
而一些工厂的供货商也是如此,他们往往把货送来,过一定时期才结帐----还是那句话,即使如此,你能不能与工厂建立长期的供需关系也是难说的事情.而这个事情本身,就为我们这样国家的这些工厂的掌握实权者,提供了收受贿赂的机会.先给那一个供货商结帐,一次结多少,都有讲究的(当然这里还有定价问题,不同的供货商,给他们的价格往往也是不同的.这是一块大肥肉呢),当然是看"关系"了,这个"关系"是如何建立了,不言自明.
一把一利索的事情有,但现在很少,
现实复杂的很呢!
另,老吴好像是做会计工作的,那么对于对于结算业务中的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这二个会计科目应当很熟悉呀?这二个科目是干什么的你不知道吗?
还有,最应当为研究经济(至少是中国的经济)的人所耳熟能详的一个名词,"三角债"这一概念和其产生背景,你老吴难道不知道?这就是源于戚华键所说的那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