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发展的70年代
  70年代的美国经济发生了重大变革。2次的石油危机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石油价格从73年2美元一桶高涨到40美元。由于能源价格的高涨,造成通货膨胀、企业率增加。
  物价上涨给美国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很多困难,迫使企业开始考虑改善物流系统。这是因为,第一,原油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油价上涨,使得运输成本大幅提高ICC的规定中,货物运输业者很容易将燃料价格的上涨转嫁到运价中,使得利用卡车运输的企业成本增加,所以企业不得不研究如何降低物流费用。
  第二,物价上涨也导致美国经济停滞不前,影响产品的销售。其结果使得企业产品积压。过去,企业的库存始终处于粗放经营状态,而现在则成为企业的重大问题。另外,当时美国为了抑制通货膨胀,采取了高利息的政策,这就给拥有大量产品库存的企业带来了需要负担高额利息的压力。为此,70年代的美国企业开始全面改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时代的物流系统。
  这样,70年代的美国企业,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一方面给企业自身带来了改善物流系统的推动力,同时,也促使ZF开始修改高物流成本温床的管理政策。作为企业的经营者,也开始意识到传统的物流政策已经限制了自由竞争,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以78年航空货物运输政策改善为契机,80年代美国ZF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自由竞争的政策,它得到了企业的欢迎。
  在此,有必要一提的是,70年代的前期出现了一种新的物流服务方式,它就是73年由FredSmith使用8架小型飞机开始的航空快递业务。Smith在大学的毕业论文中论述了如何有效利用基地的问题,大学毕业后,进一步检验其理论的正确性,开始组建Federal Express公司,提供航空快递服务。Federal Express公司提供全美国翌日到达的门到门航空快递服务,它的服务是以及时性、准确性以及可信赖性为原则。这种运输方式的出现,对美国物流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另外,物流总成本的概念也为美国物流的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
  4、物流革新的80年代
  (1) 宽松的政策
  80年代,美国ZF出台了一系列物流改善政策,给美国物流的发展带来了极大地促进作用。在政策改善对象的卡车运输业,新企业的出现,增加了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使得很多企业破产。相反,由于政策环境的宽松,使得利用运输服务的企业得到了实惠。占GNP物流费用的比例,在80年代大幅减少,显示了政策环境的改善对经济的直接影响效果。
  80年代的美国经济开始出现国际化倾向,给一般企业开来了很强的竞争压力。这一时期,很多外资企业进入美国是增加竞争压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不仅是原材料和零件,很多美国企业也开始进口外国的产品,同时,由于美元贬值,很多企业也积极的出口产品。这样,在国际化的进程中,美国企业意识到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性。
  (2) 从PD向Logistics的转化
  在这一进程中,物流在企业经营战略中的地位也逐渐被企业接受,一些大型企业开始主动积极的改善企业的物流系统。其象征是对物流的理解从Physical 
Distribution向Logistics的转化。Logistics原本是军事用语,后逐渐被经济界所使用。70年代初物流概念以及物流的重要性仅被一小部分企业所认识,到了80年代,已被大多数企业所接受。因此,可以说,80年代是美国企业全面进入物流领域的时代。
  在此之前,对物流的理解仅停留在对运输、保管、库存管理等个别功能的分别管理,logistics出现后,改变了这一认识。Logistics是指企业从原材料的采购到产品的销售整个过程的效率化,而不是个别功能的效率。在物流的实践过程中,涌现了很多既提高了物流的合理化,又增加了企业利润的企业。这样对于企业来说,一旦认识了物流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物流在企业中的地位也就得以提高。物流管理部门成为企业经营战略中的重要职能部门。
  (3)JIT管理思想的导入
  在80年代,作为企业削减库存的重要方法,JIT方式急速普及。由于70年代企业的重要课题是削减库存,所以,美国的很多企业也开始引入日本汽车工业开发的JIT管理方式。JIT方式的采用,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库存,但同时却给运输带来了新的压力。即企业对运输服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比以往任何时候要求都高。因此,能否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条件。
  JIT是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领域的一种存货管理的零售库存方式,通过准时的衔接,不再以库存作为生产过程的保障,而是以即时供应作为保障,这样就降低了企业库存压力,提高了利润。
  (4) 新技术的革新
  另外,在这一时期,铁路运输也出现了很多革新,以铁路运输为主的多式联运(intermodal 
transport)开始迅速普及。而且这一时期,铁路集装箱运输也开始迅速发展,例如双层集装箱运输方式(double stack 
train)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这种运输方式的产生,给美国国内集装箱运输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航空快递运输的大量出现也是这一时期的产物,由于企业大量采用JIT的生产方式,翌日送达的要求逐渐增多,给航空快件运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结果,在前述federal 
express公司之后,涌现了诸如UPS 、DHL等众多的航空快递企业。还有Emery CF air freight Burlington 
express等公司。还有一些航空货代企业也开始通过购买运输机进入这一领域。有鉴于此,航空公司在80年代取消了航空货物专机。
  在这一时期,federal express为了扩大势力收购了flying tiger公司,一跃成为美国航空业界的最大企业。
  80年代,一般货物的快递运输发展也很迅速,比如UPS公司。UPS公司在全美国提供翌日或第三日到达的快递业务。其营业收入在90年代达到了100亿美元,航空快递收入也达到了30亿美元。
  与此同时,卡车运输业者也积极的加入航空快递业的竞争行列。比如UPS 80年代成立了航空运输子公司,成为仅次于federal 
express公司的第二大公司。另外,如CF(consolidated Freightways)公司89年收购了Emery Air 
Freight公司也进入了这一领域。
  (5)新的管理形式
  企业外包制的开展
  外包制(outsourcing)是美国企业80年代兴起的管理思想。当时美国企业将企业流程再造作为经营合理化的重要手段,重新对业务内容、资源的分配进行考虑。也就是通过撤出非核心竞争业务来提高经营效率。外包则成为当时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受到重视。
  外包制的经济环境:经济的低速增长;收益水平低下;信息技术的进步;业务专门化、多样化。
  外包企业的条件:具有综合能力;有资金实力;核心竞争力明确;有先进的信息系统支撑;具备各种人才;具有企业顾问能力;具有灵活的系统。
  委托企业的条件:有高度的委托管理体系;本企业在人才、技术和成本方面较弱;具有先进的信息系统。
  外包的优势:整合资源进行战略投资;固定费用流动化;专门服务的有效利用;生产效率提高成本降低;增强国际竞争力。
  因此,80年代,美国企业在新的物流理念的指导下,改善物流系统,开始提供多样的物流服务,可以说,80年代迎来了美国物流革新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