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整合的90年代`
(1)供应链管理理论的产生
进入90年代,美国企业的物流系统更加系统化、整合化,物流也从logistics向SCM转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区别在于,物流强调的是单一企业内部的各物流环节的整合,而供应链并不仅是一个企业物流的整合,他所追求的是商品流通过程中所有链条企业的物流整合。具体指的是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中间要包括零售商、批发商、制造商、原材料零件的供应商等,而物流则处于流动的整个环节中。为了能够以低成本、快速地提供商品,仅考虑单一企业内部的物流整合是远达不到目的,必须对链条的所有企业的物流进行统一管理、整合才能实现上述目标,这就是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具体来说,供应链管理有如下几个特征:
①在供应链上,两个以上企业结成长期的战略同盟,并对相互之间的物流进行整合和同步管理。在这种关系中也包括卡车运输公司和第三方物流公司。
②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已经不是传统交易中的竞争对手,形成了长期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
③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共同拥有需求信息、销售信息、库存信息、出货信息等,因此,EDI等信息技术成为系统的关键。
④由于利用供应链管理改善服务,所以通常也包括供货商。
依照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很多行业已经开始进行实践。在食品杂货业被称之为ECR(EfficientConsumer
Response),在纺织业被称之为QR(Quick
Response)。即使仅在开展ECR的食品行业,由于批发业和生产企业的联合,初步推算可以节约300亿美元。因此,90年代美国的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积极地推进企业物流的合理化和效率化。
另外,90年代,美国出现了新的物流服务业态—第三方物流服务。由于货主企业多样化的物流需求,美国新兴的物流市场在90年代前半急速地扩大。
(2)精益思想的产生
①精益物流的原理
精益物流(Lean logistics)起源于精益制造(Lean
manufacturing)的概念。它产生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上个世纪70年代所独创的“丰田生产系统”,后经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的研究和总结,正式发表在1990年出版的《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中。
精益思想是指运用多种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为根本,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企业资源,最大限度地为企业谋求经济效益的一种新型的经营管理理念。
精益物流则是精益思想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是物流发展中的必然反映。
②精益物流的内涵
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方式,精益制造的概念给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l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要从客户的立场,而不是仅从企业的立场、或一个功能系统的立场,来确定什么创造价值、什么不创造价值。
l 对价值链中的产品设计、制造和订货等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分析,找出不能提供增值的浪费所在。
l 根据不间断、不迂回、不倒流、不等待和不出废品的原则制定创造价值流的行动方案。
l 及时创造仅由顾客驱动的价值。
l 一旦发现有造成浪费的环节就及时消除,努力追求完美。
所以,作为Just-In-Time(即时制管理)的发展,精益物流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Just-In-Time的概念。因此可以说,所谓精益物流指的是:通过消除生产和供应过程中的非增值的浪费,以减少备货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
③精益物流的目标
根据顾客需求,提供顾客满意的物流服务,同时追求把提供物流服务过程中的浪费和延迟降至最低程度,不断提高物流服务过程的增值效益。
④精益物流系统的特点
精益物流系统具备如下四方面的特点:
l
拉动型的物流系统。在精益物流系统中,顾客需求是驱动生产的源动力,是价值流的出发点。价值流的流动要靠下游顾客来拉动,而不是依靠上游的推动,当顾客没有发出需求指令时,上游的任何部分不提供服务,而当顾客需求指令发出后,则快速提供服务。系统的生产是通过顾客需求拉动的。
l
高质量的物流系统。在精益物流系统中,电子化的信息流保证了信息流动的迅速、准确无误,还可有效减少冗余信息传递,减少作业环节,消除操作延迟,这使得物流服务准时、准确、快速,具备高质量的特性。
l
低成本的物流系统。精益物流系统通过合理配置基本资源,以需定产,充分合理地运用优势和实力;通过电子化的信息流,进行快速反应、准时化生产,从而消除诸如设施设备空耗、人员冗余、操作延迟和资源等浪费,保证其物流服务的低成本。
l
不断完善的物流系统。在精益物流系统中,全员理解并接受精益思想的精髓,领导者制定能够使系统实现“精益”效益的决策,全体员工贯彻执行,上下一心,各施其职,各尽其责,达到全面物流管理的境界,保证整个系统持续改进,不断完善。
⑤精益物流系统的基本框架
l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在精益物流系统中,顾客需求是驱动生产的源动力,是价值流的出发点。价值流的流动要靠下游顾客来拉动,而不是依靠上游的推动,当顾客没有发出需求指令时,上游的任何部分不提供服务,而当顾客需求指令发出后,则快速提供服务。系统的生产是通过顾客需求拉动的。
l 准时
在精益物流系统中,电子化的信息流保证了信息流动的迅速、准确无误,还可有效减少冗余信息传递,减少作业环节,消除操作延迟,这使得物流服务准时、准确、快速,具备高质量的特性。
货品在流通中能够顺畅,有节奏的流动是物流系统的目标。而保证货品的顺畅流动最关键的是准时。准时的概念包括物品在流动中的各个环节按计划按时完成,包括交货,运输,中转,分拣,配送等各个环节。物流服务的准时概念是与快速同样重要的方面,也是保证货品在流动中的各个环节以最低成本完成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满足客户要求的重要方面之一。准时也是保证物流系统整体优化方案能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
l 准确
准确包括:
准确的信息传递,准确的库存,准确的客户需求预测,准确的送货数量,等等,准确是保证物流精益化的重要条件之一。
l 快速
精益物流系统的快速包括两方面含义:第一是物流系统对客户需求反映速度,第二是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速度。
物流系统对客户个性需求的反映速度取决于系统的功能和流程。当客户提出需求时,系统应能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快速识别,分类,并制定出与客户要求相适应的物流方案。客户历史信息的统计,积累会帮助制定快速的物流服务方案。
货品在物流链中的快速性包括,货物停留的节点最少,流通所经路经最短,仓储时间最合理,并达到整体物流的快速。速度体现在产品和服务上是影响成本和价值重要因素,特别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速度也是竞争的强有力手段。快速的物流系统是实现货品在流通中增加价值的重要保证。
l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精益物流系统通过合理配置基本资源,以需定产,充分合理地运用优势和实力;通过电子化的信息流,进行快速反应、准时化生产,从而消除诸如设施设备空耗、人员冗余、操作延迟和资源等浪费,保证其物流服务的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