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8896 8
2012-05-27
令某个生产者的生产函数为Q=(K^1/2)( L^1/2),已知K=4,其总值为100,L的价格为10。求:
(1)L的投入函数和生产Q的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和边际成本函数;
(2)如果Q的价格为40,生产者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应生产多少Q及利润;
(3)如果K的总值从100上升到120,Q的价格为40,生产者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应生产多少Q及利润。



对于生产函数Q=(10KL)/(K+L),在短期中,令PL=1,PK=4,K=4。
(1)推导出短期总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及边际成本函数
(2)证明当短期平均成本最小时短期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相等


这是我在书上看到的两个题目,我个人觉得这两题的方法应该是一样的,但是第一题在求取K和L关系时用的是生产者均衡的条件,而第二题是直接将K代入,非常奇怪。两种方法做出的结果不一样。第一题中为什不能直接将K=4带入Q中,从而求出O与L的关系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5-27 01:25:10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444638-1-1.html

这是出版社给的官方习题解答,里面的答案用的就是生产者均衡。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421574-1-1.html

这是咱们以前的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27 01:25:16
以前网友们讨论的过程,注意有的回帖自己标明了已经作废。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421574-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27 01:33:24
请问是在哪本书看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27 12:47:27
今天想了很久也没得到一个严谨准确的答案,不过翻了翻尹伯成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微观经济学)》第六版,其中有这么一段解释,即为什么无论长期还是短期成本函数的推导都必须要用均衡条件。
但是这段解释似乎有些牵强,“由于在短期中,给定的生产实际上是为求得最低成本而设置的。”问题是谁设置的?出题人设置的?既然可以随意设置而达到最低成本,那学经济学还有什么意义?期待大家的讨论!感谢回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27 12:50:18
WangLuoxuan 发表于 2012-5-27 01:33
请问是在哪本书看来的?
第一个题在尹伯成的习题指南(微观经济)第六版的185页的11题;第二个题忘了出处,不好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