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663 4
2012-06-24

财政预算投资在整个投资资金序列中起到信号引领的作用。在上世纪末至今,我国开始逐渐重视使用现代经济调控手段。就财政政策而言有积极、稳健、紧缩三种水平。财政政策的变化将引领新一轮的趋势。图示1反映了投资总量的资金来源结构。BL1,国家预算内资金,BL2国内贷款;BL3利用外资,BL4自筹资金及其他。看点在于什么呢?财政政策的周期性与民间投资的引导、延迟、接替关系。


图示1 投资资金来源构成比例


20世纪前夜,受制于市场化水平不足,亚洲金融危机,金融体系功能不健全,国内持续以来高水平的财政预算投资,但是相应的贷款增速没能上来。及至到了第十个五年计划,制度经过市场化改革,财政投资的引导力开始体现,00-03年贷款增速逐渐跟进。当然由于投资结构的一些问题,投资效率低下财政赤字压力等等,持续的积极财政政策受到多方面的挑战。一是投资模式单一,不平衡,导致个别产业过热,引发物价压力,同时由于产业结构问题,导致资源能源供应紧张。总之财政不可持续的转为稳健。然而财政萎缩的空缺急需要其他的投资主体予以弥补,我们看到了以下的一幕。


图示2 不同来源投资资金的增速对照


我们还看到,20世纪前夜ZF持续的财政投入在2000年后换来民间投资的强劲增长,在04年国家进行总量调控,抑制投资过热时,增速达到该时期峰值33%。此后虽然没能抱住增速上涨的势头,但是增速的绝对水平维持在30%上下,这得益与财政偏紧同时,促进“非公经济36条”,这是一个政策导向。


及至08年,财政有开始转为积极,当时造就了4万亿的概念,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得了短期的积极效果,但是如同00-05年所经历的那样,在产业结构不能有效的调整,发展模式不同有效转变的条件下,ZF推动型的投资,传统型投资会带来经济过热,物价压力、资源压力、甚至与社会问题相关联。


就像08-11年,乃至我们今天还在感受着的现实,我们得出比较深刻的教训,ZF的主导的投资,一是受到持续性的制约,因为ZF的财力是有限的。同时ZF债务现如今是个敏感话题。二是投资效率问题,ZF的投资往往不怎么符合效率原则。三是ZF过于看中经济领域的投资,唯GDP马首是瞻,偏废了民生领域的改革,也不能有效的创造机会进行软性的制度性变革,往往是意识到财政需要喘息时,才相应出台民间投资放宽政策,可知这些工作可以早早的做在前面。这正是我们最近所经历到的。如今我们又面临稳增长的使命,财政主导的投资自然是投鼠忌器,怕新一轮投资会引发传统模式的复燃。


如此我们很高兴,意料之中的看到,ZF又搬出了民间投资开放的大旗。决策层面上,经历过多次的教训,决策者已经越来越重视民间投资的效率、多元化。同时也逐渐明白了ZF很多时候有心无力,反而应该做当务之急的事。相信多次的思维冲击,一定会形成一种质变,经济更加开放、市场化水平更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6-25 14:54:10
只要国企不改革,民企永远只是附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9 16:33:12
我是一只高压锅 发表于 2012-6-25 14:54
只要国企不改革,民企永远只是附庸
   随笔,兴趣之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9 16:35:51
我是一只高压锅 发表于 2012-6-25 14:54
只要国企不改革,民企永远只是附庸
此片文章的主要结论是,现在各方正在逐渐的达成一个共识——不依赖民间投资不行,不改革国企不行。所以希望能够看到这么一个进程的发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7 16:46:05
本轮改革民间投资会迎来春天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