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1528 3
2012-08-17
一直以来非常困惑:
是不是如果要成为经济学家或者高层次经济管理人才,数学就一定得达到很高水平?
是不是一所高校的经济、管理类学术研究水平与该校的数学学科水平必然正相关?
是不是如果不用数量工具,采用实证方法研究经济学,就永远无法登上经济、管理学术的大雅之堂?

想当年高考,“财经类专业=数学+英语”几乎成为周遭人的共识,但后来发现无论是金融、经济还是会计、工商管理,如果你想就业,数学三的水平足够可以帮助你提升专业水平,考取相关的证书(CPA/CFA等等),如果你想搞学术,经济学思想、知识和思维方式才是最根本的,数学的基础只能帮助你实现研究的目的。过度强调数学,难道不是本末倒置么?

也许你会说,最高深的经济学都离不开数学,这当然没错!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但是,如果只追求数学(实证)的形式,做一些与国家社会发展、企业生产力进步等没有太大关联,或者没有实际意义的研究,其出发点何在?如果研究成果不能为实际工作所应用,经济学纯理论研究又有什么意义?

以前的老师曾经批判性地说过,有些名校的学者,不懂会计的去研究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不懂财政和金融就跑去研究货币市场,打着实证的名义,弄几个模型,发两篇貌似前沿的文章,其实一点实际意义都没有,纯粹是为了实证而实证,研究结果与现实偏差很大,也提不出行之有效的建议。尤其是海归学者,对国内的经济现实状况不是很了解,喜欢套用西方的理论方法,用理想化的去做假设做判断,总是得出啼笑皆非的结论。可怕的是,国内经济管理的学术发展正在走着这条路,一味追求夺人眼球,追求数量方法,追求西方理论但忽视国内体制现实,还被冠以走在“经济学前沿”大家称颂!

经济学研究如果游离于现实就等于虚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8-17 11:25:18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7 11:51:27
同意楼主观点。。。但是在任何时期学术派就是这样子的。。。不假设几条不现实的条件。。。不应用几个"数据上支持"模型。。。如何去说服别人。。。举个例子。。。a 和b 两个影响因素。。。一个经济学家说a 影响力远远大于b。。。另一个经济学家说刚好相反。。。这种时候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量化。。。甭管量化对不对有没有道理。。。学术派到最后的发展趋势就是这样

如果真的觉得很不满的话去当投资者吧。。。纸上谈兵终究比不上战场上见真章。凯恩斯本身是很成功的投资者。。。他的理论多少受到了实践的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4 16:14:22
同意楼主~!经济学直感比数学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