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goolever在2007-3-21 17:09:00的发言:
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追求的思想境界是发展;而西方经济学的指导思想是静止”之前你需要说明你的出发点、你的假设前提和你分析问题的层次。
说的好,要理解两者的动态和静止,的确需要说明相应的前提和理论分歧。也乱扯两句吧。
这里所指的发展,可以理解为经济学方法论中的“动态”,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是动态的,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则是静态均衡的,这不是楼主所提出的,可以看一下西方经济学的经典巨著:熊彼特的《经济分析史》,他将马克思的思想称之为动态达尔文主义。连马歇尔也曾警告其后继者,其所创的静态均衡的分析框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他个人也主张将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确定为生物学的动态进化理念。
西方经济学的静态集中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方面,技术是相对静态的:西方经济学讨论的是如何将资源配置到效率最高的部门,而各个部门的技术水平受什么因素决定,则无法解释。而且,为了能够得出资源的流动最终会达到均衡,西方经济学还必须以报酬递增为条件上,追求所有资源在各部门的产出效率都相等的“均衡解”--在这个“均衡解”中技术不仅是静止的,技术的效率还是差别的。
另一方面:制度是静态的:西方经济学所讨论的是市场经济条件和私有制已经非常完善的制度环境,对此,随着近年来新制度学的兴起,已经广为人知,无需多说了。
此外,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增长,经济规模的扩张的解释也没有融入其微观的静态均衡框架。
最后,新增长理论的出现也体现了西方经济学静态分析框架的问题,但这一理论现在为止,还不够完善,未完全融入其均衡分析框架。
赞同楼主的想法,希望对此没有兴趣的,可以关心其他论题,希望能在这里看到高手的解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1 21:03:3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