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1933年世界农业危机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展的事实探讨(13)
工业危机是同战争结束时就开始的经常农业危机交织在一起的。这种情况使得工业危机加深和延长,使农业危机尖锐化,使危机具有普遍性。危机以最尖锐形式笼罩了世界所有国家和一切农业部门:谷物经济、畜牧业、乳品业、原料生产。这种危机的社会后果是很大的:整个资产阶级世界的农民都行动起来。资产阶级对广大农民群众的传统的、一向被认为理所当然的领导权(资产阶级通常借助于这种领导权镇压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受到了威胁。资产阶级被迫采取了复杂危险的策略,以便暂时吸引农民离开革命的道路。农业危机为共产党开辟了争取农村被剥削群众的广阔道路。
农业危机的基本原因也就是周期性工业危机的原因:生产的社会性同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以及与此有关的群众贫困和消费能力缩减。就这个意义上来说,农业危机是资本主义危机。这两种危机的外部表现也是一样的:两种危机都是生产过剩危机,它引起农业商品销售收入大大下降和大批破产。
对于农村由于缺少交通工具,只有个别的狭小市场。因此必须弄清以下几个问题:1,为什么农业没有工业那样周期重复的危机呢?2,为什农业危机的时间拖长,有时同一些工业危机交错发生呢?3,农业危机和工业危机之间有什么联系呢?4,现代农业危机和十九世纪农业危机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将尽力简略地解答这些问题。
一,周期重复的农业危机之所以不存在,是因为简单商品生产和自己消费的生产在农业中占优势。尽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已经一百多年,尽管农民生产者处于资本主义政权之下,并且遭受他的各种形式的剥削,尽管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里(英国)早就是主要由资本主义佃农从事农业,到目前为止,进入市场的绝大多数农产品,却不是资本家而是农民生产的。全世界的农民经济,比按照资本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农业生产占优势。
这里还应加上整个农业的落后性:较低的资本有机构成和固定资本所起的比较不大的作用,即使在按照资本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农业生产中,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也是危机的“物质基础”。如果农业也像工业那样按照资本主义原则进行,如果固定资本在农业中所起的作用像在工业中起的那样大,如果没有地租不起延缓作用,那么无疑的,农业生产也会有工业那样的周期性。
二,长达几个工业危机的农业危机长度,首先是由于农业中的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高。农业生产的特点,使生产在危机的情况下也不像工业那样缩减。危机不具有生产急转直下的形式,而是以生产未缩减条件下积累大量销售不出去的储备的形式表现出来。
由于按照资本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大经济的生产费用远低于自然条件下的农民经济的生产费用,所以它们在危机时期还能长时期继续进行有利润的生产。至于农民,当他们没有因农业退化而自发地缩减生产以前,仍不得不按照从前的规模继续生产。农业生产的特点就在于不取决于生产量的固定生产费用(按照百分比)远大于工业。
总之,在个别生产费用总额中约占70%的租金和抵押利息形式的地租、建筑物和机器的投资利息及其折旧、耕畜饲料及折旧、捐税和常年雇佣工人工资,所有这些,即使在播种面积缩减的情况下也几乎是不变的。因此,农业中生产的缩减或停顿比在工业中造成更大的损失。还应该补充一点,农民由于不能彻底离乡背井,很难在自己的经济之外为自己或家庭找到其他工作。因此,他照旧继续生产,只要它能在自己的经济业务中挣到哪怕是最低限度的工资。这也就说明,为什么鼓励农业生产者自动的缩减生产的一切企图直到现在都遭到失败。另外有一点必须提出,农产品价格随着收成好坏而涨落和价格的暂时提高,激起改进的希望,促使生产者维持自己的经济。以上就是农业危机延长的最主要原因。
三,尽管农业危机和工业危机的变动不同,但工业和农业却有经常的密切的相互作用。在任何的工业危机情况下,农业情况都会恶化,因为对主要食品,特别是对优质食品(肉、牛奶、奶油、鸡蛋)的需求,必然由于工人阶级的收入降低而减少,因而价格下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农业危机的来临。另一方面,农业危机还会改变工业周期发展的过程,因为在危机的影响下,农村居民对工业品的购买力会大大下降,繁荣阶段更短更软弱无力。
四,从经济和政治的观点看来,现代农业危机同十九世纪农业大危机的性质不同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十九世纪的农业危机不是世界危机,而只是欧洲危机。在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并未发生农业危机,俄国、印度等所发生的则是社会制度本身的危机。这不是普遍的危机,而只是谷物经济危机,这种危机不包括畜牧业和技术作物。这次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的危机。目前的危机却是在资本主义本身总危机条件下展开的。
农业的退化是资本主义农业的主要特征。农业退化过程在各国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形式:人造肥料消费量缩减、损耗的农业机器和工具的更换不足、牲畜头数减少及其质量恶化、土地耕作恶化、收获量减少、一般农民经济贫困化和衰落。
农业退化过程包括经济和社会方面两个因素:第一,资本主义农业或多或少的自愿的粗放化:使生产方式适应改变后的价格水平(例如,用马拉犁代替拖拉机,因为汽油贵,小麦找不到销路;减少人造肥料的消费,因为在低的价格水平下使用它们不合算;恢复手工劳动代替复杂的机器,因为工资极为低廉。第二,农民经济被迫普遍恶化。尽管农民家庭非常节俭,但是农民所得的收入还不足以维持简单再生产,耕畜也无所代替,同时损耗的劳动工具也不能用新工具更换等等。农业的分工逐渐消失:以供应市场销售为目的的生产缩减了,出现仅仅为农民家庭个人消费而生产的趋势。
因此,资本主义农业危机导致了劳动农民的空前大批破产、乡村贫民和农业工人的贫困化以及农业居民间的群众革命运动。所以根据政治原因,资产阶级不能循着资本主义范围内唯一想象得到的暂时解决农业危机的道路前进。这条道路无非是使一切“非经济”的农民,即贫农和中农破产,把他们从土地上赶出去,把他们的土地变成为较稳固的资本主义分子的财产,停止耕种“过剩”的土地。使生产像工业卡特尔那样适应缩减了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劳动者2012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