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博弈论
10727 10
2007-03-29
103876.rar
大小:(3.03 KB)

只需: 4 个论坛币  马上下载

本附件包括:

  • 主题:纳什均衡的现实意义.doc

<BR>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3-29 18:34:00
按他的解释,纳什均衡,在原理上没有新意吧,就是对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做了新的表述。除了原理上没有新意之外,可能有其他意义上的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10 17:39:00

骗子!还这么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19 15:44:00

这篇"文章"我买了,但认为受骗了,因为一共652个字,而且没有什么新意,署名胡景北

希望楼主免费,否则,ctrl+v帖上652个字非常容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0 11:55:00

贴出楼主所卖的全部内容:

主题:纳什均衡的现实意义

姓名:胡景北

原谅我仅仅说说我对纳什均衡现实意义的看法。纳什均衡的含义是当每个人都选择对自己最优的状态的时候,这些人才能够实现均衡。因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一个人改变自己的选择只能降低自己的状况,他自然不愿意。而其他各个个人也不愿意改变,因此才有均衡。比如考试的考场。如果每个人都知道他如果作弊就会受到比考零分还重的惩罚,那么,在考场上,考试者之间可能均衡,都在凭自己的本领考而不愿意作弊,因为一个人若作弊的话只会降低他的结果。但是,如果有人认为作弊是更优的选择,考场均衡就不会存在,因为既然他能够作弊并改善自己的状况,别人自然也可能如此。
这也说明,最优或均衡是就一定条件或制度而言的。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想象,在一个牵涉到别人B反应的决策中,如果A设想到B了解信息,B是理性的,那么,A就应当设想到在B取得最好结果时自己的相应决策。当然,B也要考虑到A的情况。他们互相在对方牵制下取得各自最好的结果。如此双方就可能实现纳什均衡。在企业之间的竞争、国家之间的竞争,个人之间的往来,很多这样的情况。如果我们静态的看,可能都有自己好,也让人家好(或者自己活着,也让别人活着)的倾向(注意,这里不能够引出大家浑浑噩噩的结论,因为有人类社会的一般原则和法律充任着不言自明的前提),而各方所做的,是努力改变条件,再重新决策和均衡。在动态情况下,尤其条件不断变,就象下棋那样,在大多数情况下,每新走的一着都可能改变下一着棋的决策条件,纳什均衡的倾向难以看出,纳什均衡才成了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2-27 22:22:00

 说句良心话,确实不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