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858 0
2007-05-07
  制式教育是当今教育的主流模式,中外皆然。所谓制式教育,顾名思义,是指以标准化的流程和模式培养人才,并以统一的标准考核之。以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内容、规定的考核方式大批量生产类同的人才,是制式教育追求的目标。
<P>  逻辑上,制式教育是工业化的产物。在前工业化时代,社会没有对大批量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因而也不可能发明制式教育。此外,制式教育本身其实就是对工业化大生产模式的模仿,是教育的工业化。以工厂标准化模式生产人才,以此满足工业化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完全符合工业化本身的逻辑。</P>
<P>  唯一与制式教育类似的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人才培养模式。科举之下,学生同样是以规定的内容和程序学习,并接受同样的标准化考核。八股文就是一个与制式教育好有一比的教育模式。中国人乐于接受制式教育,八股文的传统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原因。</P>
<P>  但两者仍有重要的区别。制式教育以推广教育为己任,标准化的目的是让每个人都接受教育,并达到基本上差不多的水准。正如标准化是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前提,制式教育也是大规模普及教育的必要条件。但科举显然不是为了普及教育,八股文的目的仍是培养统治精英而不是启蒙大众。因此,八股文虽然具有标准化的特征,却难以大规模推广。</P>
<P>  此外,制式教育主要培养生产型人才,以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为主,而科举教育培养的则是非生产型人才,目的不是要提高劳动效率,而恰恰是让被教育者脱离生产。</P>
<P>  总之,笔者在这里想要讨论的,是现代工业化条件下的制式教育。</P>
<P>  <STRONG>复制推广才能普及教育</STRONG></P>
<P>  无庸讳言,制式教育有优点。</P>
<P>  优点之一,是标准化培养模式便于复制和推广。在工业化初期,社会急需大量具备工业基础知识的人才,大规模推广制式教育是必由之路。换言之,制式教育满足了工业化的需要,并为教育的普及提供了机会。从另一个角度看,制式教育成本低廉,相比传统的教育方式,是一个进步。</P>
<P>  优点之二,是制式教育以标准化的方式的考核人才,从而大大降低了市场识别人才的信息费用。企业要招聘员工,大致地判定员工的能力是基本条件,否则无以用之,也无从管理。而制式教育所提供的文凭等级,却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简便易行的判别方式。企业的招聘广告,通常都有对求职者学历的基本要求,就是企业利用制式教育的考核方式辨别求职者的工作能力。</P>
<P>  优点之三,是制式教育使学校和教师以同样的模式参与竞争,从而使教育知识与经验的交流积累变得容易,而这当然有利于提高教育水平。标准化运作已经大大提高了工业和服务业的效率,它也同样可以大大提高教育行业的效率。</P>
<P>  正是制式教育高效及容易复制的优点,使追求现代化的国家全部接受了这种来自西方的教育模式。制式教育使教育能够迅速普及,而不再是少数人享有的贵族奢侈品,这是制式教育的贡献。</P>
<P> <STRONG> 昔日动力 今天阻碍</STRONG></P>
<P>  但制式教育也有缺点,而且这些缺点正在疯狂吞噬社会的教育资源。具体来说,第一,制式教育为每个人规定了整齐划一的培养程式,而世上最不能整齐划一的恰恰就是人。教育是最需要个性化、最需要为每个人量身定做的,但制式教育却是有意排斥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因为它追求的就是整齐划一。所谓因材施教和素质教育,在制式教育条件下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P>
<P>  第二,制式教育使教师集团成为一个高度垄断的专业集团,而且在几乎所有国家,教师集团都受到ZF的行政保护。而教师们已经大大滥用了这种垄断地位。他们将大量无用的知识塞进课本,要求学生付费学习;他们人为地拉长了学生学习的时间,从而榨取更多的收入;他们规定了过多的教育层级,使年轻人不得不把宝贵的青春年华消耗在文凭竞赛上。</P>
<P>  第三,制式教育方便ZF垄断教育市场,将教师集团进一步变成一个规模巨大的特权集团。这在中国尤其严重。ZF以公共事业为由,垄断了教育服务的供给,但垄断本身是有成本的,并不是所有的行业都那么容易垄断。一般而言,越单一、越标准化的行业,越容易垄断,反之,越多样化、个性化的行业就越难垄断。例如,餐饮、零售美容等行业是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行政垄断难以成事,因而市场化程度最高,而能源、电信等行业,由于技术标准化程度很高,行政垄断一经设定就很难打破。教育本来是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但在制式教育一统天下后,教育已经变得同质和单调,这使垄断教育易如反掌。</P>
<P>  事实也证明,制式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正在落后于时代。从哈佛退学的比尔·盖茨创建了微软,成为信息时代最成功的企业家;许多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也没有正规制式教育的背景。有位IT业成功企业家甚至公开断言,大学成绩好的学生注定要给成绩差的学生打工。</P>
<P>  这其实不难理解。信息时代最需要的是创造性,而不再是工业时代的简单重复劳动。信息时代所需要的人才,不是工业时代的教育制度能够培养出来的。我们已经看到,那些最具创造力的网络人才几乎全都是自修的结果,而不是来自大学。大多数传统行业也呈现出这样的趋势,就是学校知识越来越不敷使用,企业往往更强调工作经验与学习能力,而不是专业学历。</P>
<P>  在信息化条件下,这种缺点将越来越使学校陷入尴尬。无疑,今天谈教育改革,不应当仅仅局限于教育是否应当产业化,或ZF是否应当提供免费义务教育,或民办学校何去何从等等问题,而是应当进入更广阔的领域,尤其是对制式教育本身的改革。</P>
<P>  有必要指出,笔者并不打算彻底否定制式教育,这种教育模式显然有着我们也许并不清楚的合理性,才能使其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但我们仍有必要提出质疑和反思。既使我们不打算颠覆这种教育制度,至少也可以进行改革或提出补充性的方案,使教育体系能够更有效率的运作。</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