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leijy在2007-7-10 20:12:00的发言: 请大家注意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一些差异。
“缝衣服”与“织麻布”就是具体劳动。我们笼统说“上班”,这就是“抽象劳动”。至于在什么岗位,做什么事,那就是“具体劳动”。许多教授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只会空谈“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所以他们根本不懂劳动价值论,教出来的学生也是空谈家。中国成语“纸上谈兵”,是对中国经济学现状的最好评价。
看了你所举的例子我发现,你还是没把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弄明白。你这个例子和马克思关于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互相对立的思想相抵触。马克思明确指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是“对立面”的关系,而你的例子却证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是种属关系(“缝衣服”、“织麻布”和“上班”的关系是种属关系)。这样一来,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就被你曲解得不成样子了。我给劳动二重性所下的定义是“分工劳动“和反分工劳动”,这两个定义才能体现马克思关于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互相对立的思想。
读《资本论》一定要先学一点逻辑学。我们可以用逻辑来检验我们的理解是否正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11 9:37:50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