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五年一變不必太慌張
   本文見報時,七日在澳洲悉尼開鑼環球八國十城(悉尼、東京、京都、上海、漢堡、倫敦、約翰尼斯堡、里約熱內盧、新澤西〔紐約〕及華盛頓)的二十四小時馬拉松音樂會已閉幕,據說參與演出的歌星超過一百五十人,全球觀眾(電視及互聯網)估計多達二十億;這次名為「大地生息」(Live Earth,網上瀏覽港台新馬中文報章,俱無中譯;此為筆者試譯)的盛大演唱會,吸引現場觀眾一百三十萬左右;據carbonfootprint.com的統計,僅倫敦及新澤西兩地,觀眾的往返車程便排放五千六百噸二氧化碳(等同約七千三百人次搭飛機橫跨大西洋的排放量),加上不少巨星及樂隊乘坐私人飛機趕赴現場,它們的航行里數近三十六萬公里,等於環繞地球九周,其排放的廢氣更不可估量;而全球觀眾遺留在現場的垃圾估計一千多公噸(其中僅三分之一為「可回收」),加上演唱場地的照明和擴音機耗用大量電力,以至台上巨星們窮奢極侈的生活,在在成為環保的反面教材。雖然環保已成為舉世唯一宗教,任何提出異議的人都被環保分子和大眾化傳媒視為異端,很少人會站出來反對音樂馬拉松,但其有害環境的即時效用,是顯而易見的!
  自從七十年代初期OPEC石油禁運開始,要世人節省能源的呼籲便清晰可聞,當年環保意識尚未抬頭,但要消費者減少能源浪費以克服油價飛漲之苦,合情合理;而在八十年代以降,溫室效應開始惹起學界關注,專家於是鼓吹消費者停車熄火、購買高能源效益的家電和汽車,不要漫無目的「遊車河」、與鄰居共用汽車上班……,這些主張都是利己(減少開支)利人(減少廢氣排放),因此值得考慮採納;可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環保分子露出「救世主」的真面目,他們居然要世人禁買棉織產品(除非是有機種植的棉花紡織),落實「綠化聖誕」(greenifying Christmas),不可寄聖誕賀卡和包裝禮物不用花紙,聖誕樹和樹上的小裝飾當然要放棄(如用蠟燭,請認明那些由蜂蠟及豆蠟〔Soy wax〕製成的),更甚的是,他們還「強烈建議」消費者只購買當地出產的蔬果和肉類,因為現在這類消費品大部分從遠道(有的在數千里外)運來,運輸消耗太多能源,因此食用穿州過府飄洋渡海的物品,有違環保原則!
  這類提議,因為不可能落實而顯得曲高和寡甚至有點荒謬感,但正如這次馬拉松音樂會主催者美國前副總統戈爾所說:「有關溫室效應的辯論已成過去。人類正在暖化地球!」即不准人們「駁嘴」。雖然不少學者甚至保守派環保分子對此大有微詞,但更多的人早已被洗腦,患上現代人生活習尚若不徹底改變將禍延子孫的「綠腦病」(green-brain disease)。  筆者認同環保精神,但對其若干微觀主張則不敢茍同。少用紙張以減少砍伐樹木是其一;當然,百年老樹不可隨意砍掉(有必要時則非砍不可),但在北美和歐洲(以至最近乘火車從聖彼得堡赴莫斯科)公路兩旁所見的「瘦木樹林」,不正是為了製紙(或建築木材)而種植嗎?換句話說,環保分子應鼓勵人們多用紙張以鼓勵林業商人多植樹木(假如電腦化真的令全球「無紙化」,還有誰去種樹呢?屆時只有政府才會植林卻要由納稅人付款),少用紙張的結果是少種樹木,對環保有即時負面效果。用陶瓷而不用塑料器皿是其二;因為一窰陶瓷器皿所用的燃料足以製造百萬計的塑料用品,打破一隻瓷杯損耗的能源,恐怕比用掉千隻塑杯還多,用陶瓷器皿的溫室效應更厲害,豈非彰彰明甚。
  從宏觀角度看,環保亦有嚴重缺失,以《京都議定書》為例,據環保懷疑論大旗手隆保(B. Lomborg)的數據(見七月六日
www.spiked-online.com),簽署國如果十足貫徹,每年的經濟代價達一千八百億美元,假如美國簽署,數字將大幅提升;隆保承認有溫室效應這回事,但不宜採取極端手段應付,而且當務之急應在醫治每年死人數以十萬計的愛滋病和瘧疾(僅後者去年便奪去八十五萬多條人命),他因此呼籲各國政府應在這方面投放更多資源,環保工作要做但不可藥石亂投。環保絕非不重要,只是世上有不少急待處理的事更須大家關注。隆保在這次訪問中指出另一令環保分子啞然的事實─環保分子認定地球暖化情況持續,至二○八○年,熱浪襲擊將令英國死二千餘人,大家當然不可坐視不理,但隆保同時指出因此有二萬人免於凍死。兩者皆非人所願見,但暖化帶來的並非全是消極訊息。
  今年初,美國二名學者(分任佐治.梅遜大學傑出研究教授〔氣候物理學〕及赫德遜學社資深研究員)合撰題為《無法遏制的環球暖化─一千五百年一循環》(S.F. Singer and D.T. Avery:《Unstoppable Global Warming-Every 1500 Years》, Rowman and Littlefield, 07),以具體數據得出「環保暖化與人類無關」(Man is in fact all but irrelevant to global warming)及駁斥對「人為(anthropogenic)環球暖化」的指控,他們認為目前極端環保分子正在散布如「千年蟲」的恐慌!
  大約一千五百年年界氣候便來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世界現在正處於暖化期,大家應設法減少、避免其帶來的損耗;但氣候暖化並非末日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