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colinzc在2004-10-13 15:24:24的发言: 而制度经济学应该更切合实际的,但在阐述诸如何以最优的问题时也显得有些乏力。
看来因为国内的很多自称是制度经济学家的人不读文献,导致很多后学被大大误导。制度经济学在考虑均衡等问题的时候是非常强有力的,如果楼上有兴趣,参阅哈特的企业、合同和财务结构;青木昌彦的比较制度分析;斯坦福大学经济学系的Greif的论文,以及Bowles的微观经济学:制度、行为和演化。
国内的一些批评新制度经济学的人,即使有一定的学术素养,也因为仅仅只翻了翻(或者根本就是道听途说)科斯和诺思等人的作品,就下结论说新制度经济学一文不值,因为没有模型。比如邹恒甫和龚六堂之流就是如此。
其实新制度经济学中,不完全合同模型、演化博弈模型、协调博弈模型等已经被广泛运用,俺们真是和国外差距太大了,所以才会认为新制度经济学没有模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13 16:38:4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