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2572 1
2012-12-19

第四节  从“主观价值论”到“客观价值论”

现代经济学理论建立在边际效用理论基础之上,而边际效用理论又是建立在主观效用的基础之上,并以主观情感能够进行定量计算为前提。由于边际效用理论没有充分的理论根据,因而被人们认为是主观虚构的东西,建立在边际效用理论基础之上的整个经济学理论也因此被认为是庸俗的经济学。

一、什么是主观价值论

目前的经济学完全建立在“主观价值论”的基础之上,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经济学要解决的是人类最基本、最重大的问题“人类怎样才能更快乐,更幸福,更好地满足欲望?”;满足人的欲望的手段,叫“资源”;欲望人人有,而且是无穷大;而资源是稀缺的,满足欲望的手段没有那么多,所以,痛苦是必然的。

边际分析是经济学中一种非常重要、非常基本的科学分析方法,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理论实际上就是关于主观心理现象的边际分析:边际效用的递减被看作是某种主观心理现象的递减,看作是人对物品的主观评价值的递减;看作是人对物品的欲望强度或主观需求强度的递减;看作是人的享乐程度的递减;看作是人的主观感觉或主观情感强度的递减以及需求动机量的递减,劳动过程被看作是一种主观负效用的形成与增长过程。由于欲望、幸福、痛苦、主观评价值、主观情感强度、享乐程度、需求动机量、主观负效用等主观参数的计量方法与计量标准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与随意性,而且没有充分的理论根据,因此经济学被人们认为是主观虚构的、庸俗的理论。

“主观价值论”认为,价值是由人的主观评价来决定的。思想家加利阿尼认为:“价值是一种比例,它由‘效用’和‘稀缺性’的比例构成”。“供给与需求”是现代经济学理论的核心内容,而需求量的大小取决于主观评价,并以主观情感能够进行定量计算为前提,门格尔把商品价格的决定完全归结为主观评价的均衡,因此主观价值论是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前提。

“节欲论”认为,价值的生产有劳动、资本和自然(土地)三种要素,其中劳动者的劳动是对于安乐和自由的牺牲,资本家的资本是对眼前消费的牺牲。产品的价值就是由这两种牺牲生产出来的。劳动牺牲的报酬是工资,资本牺牲的报酬是利润,二者也构成生产的成本。

二、主观价值论与客观价值论的关系

事实上,主观是人脑对于客观的反映,人类所有形式的主观心理现象都是某种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主观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必定对应着某种客观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即主观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必定是客观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反映。

“统一价值论”认为:人类的各种主观情感(欲望、幸福、痛苦等)在本质上都是人脑对于客观价值的主观反映,都是为了引导人类如何正确地识别价值、表达价值、计算价值、消费价值和创造价值;情感与价值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情感以价值为基础,情感的变化在根本上取决于价值的变化;情感与价值存在着复杂的、动态的、非线性的对应关系;价值观的客观目的在于识别“事物的价值率”,情感的客观目的在于识别“事物的价值率高差”;情感的强度与事物的价值率高差的对数成正比(即情感强度第一定律);情感表达、情感识别、情感计算、情感体验在本质上分别代表着价值表达、价值识别、价值计算与价值消费;主观心理的边际效用规律实际上就是客观价值的边际效用规律的表现形式;等等。通过如上的理论观点,就可以把唯心主义的“主观价值观”改造成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客观价值论”。只有这样,才能把经济学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2-20 20:06:37
欲望是一种情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