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431 0
2012-12-24
  马上考研了,刚才在复习利率决定理论的时候,对收入(财富)增加如何影响利率产生了巨大疑惑。根据流动偏好理论,收入增加,货币需求增加,货币需求曲线上移,利率上升。可是根据可贷资金理论,收入增加,债券需求增加,可贷资金供给曲线右移,利率下降。这两者为什么存在这么大的差异?是我哪里没理解对呢?
       还有一点就是我对凯恩斯所谓的"财富"非常不理解,凯恩斯认为社会总财富等于债券总量和货币总量之和。假设货币总量100元,企业发行了10元债券,那么财富就等于110?公众手中有90和10元债券,企业手中有10元。这明显是矛盾的。如果将货币总量理解为公众的货币需求,即公众即有的现金,那么货币需求(90)就不等于货币供给(100)了。货币需求到底包不包括借钱的企业的货币需求?到底是什么地方导致了上述矛盾。请大家不吝赐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