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这还真是个问题,不过,你可以看一下罗默的高宏,有一章时讲,通货膨张与货币政策,
简单的讲,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价格充分变动的境况下(长期),通货膨胀带来的名义利率上升效应会超过由于货币供给增加带来的实际利率下降导致的名义利率下降效应,最终的结果就是,名义利率的上升,美国60年代的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价格不能完全浮动时(短期),根据IS-LM曲线,会带来实际利率的下降,名义利率也下降。
要区分长短期阿
如果各种结论都建立在“均衡”观的基础上,如果通货膨胀总在破坏既有的走向均衡的“趋势”,那么,结论很难得出。
结论取决于你既有的模型(一套逻辑)。
也可以这样理解,古典学派,认为AS曲线是垂直的(在长期情况下,AS曲线是垂直的),扩张的货币政策只会引起价格的上升,并不会引起实际利率的变化(从长期来看),可以结合AS-AD与IS-LM一起来分析。所以在实际利率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价格上升名义利率上升
在短期中,价格存在粘性,货币供给量突然增加,根据is-lm模型,会立刻引起名义利率的下降,价格来不及反应,所以名义利率下降。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笼统的问题,回答起来太困难了,有太多的方方面面需要涉及到,问题问得太大。
需要考虑的东西有: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与利率的互为内生决定、通货膨胀的持续性、通货膨胀的预期情况、利率的期限结构(不同期限利率的差别反应)、不同的模型设定(长期与短期之分、价格粘性与工资刚性的存在与否)、货币政策制度、开放经济或封闭经济(涉及到汇率)、货币政策规则(如通货膨胀目标制、利率或货币总量的工具目标)、央行的政策目标与时间不一致性问题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