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部分说的都是对的,如果按你所说的理性化模式,那么购买债券和存在银行利率是一样的。但是这却是不可能的。
首先作为购买方来讲,我们是融出方,我们反过来从资金融入方来考虑的话。发债的人往往是拿不到贷款额度的,或者是不够的,比如资金运用时候,借新还旧的时候。此时作为资金融入放会选择发债。资质好的可以发短融中票,差的发企业债,甚至现在的信托、非标等(不知道以后金融机构还会创造出啥玩意)。那么此时作为资金融入方,其融资成本一定是要高于贷款成本的。
其次债券可质押,可流动,在银行间、交易所,一般AA以上的债券可以质押,那么这个就可以做成杠杆,放大效益,当然同时也可能放大亏损。
对于购买方来讲,一般的企业债的利率都会高于定存的(这里的利率只的是到期收益率),只不过你可能出现违约现象。相比之下,银行贷款卡的更死一些,违约概率也会低很多。当然现在后面的类贷款什么的就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