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147 1
2005-05-13
前日拜读了赵晓先生对于当下经济学大腕们对ADAM SMITH之误读的批驳,并驳斥了认为这种唯自私自利精神才是经济学的根本所在之言论的荒谬.我深感赞同,18世纪的英国,虽百姓的生活条件,生产的技术水平无法和21世纪的中国相提并论,但是千万不要忘了人家是"有教堂的市场经济", 从茹毛饮血到拥有真正文明而成为"人"的分水岭恰恰正是基督教的出现,从而造就了平等自由博爱的人文环境,民主宪政,法制进步,经济的腾飞才由此而来.
我所认识的学习经济的学生,莫不唯那段斯密的著名言论是瞻,仿佛这可以充当自私自利冷漠麻木行为的牌坊,殊不知这种人性的缺失并非由经济学所引起,其根本恰恰在于整个中华民族之无信仰,反观今日之中国也好,孔孟时代之中国也罢,人人皆似优孟,终日变幻不同的扮相,见人说人话,见官作狗吠,不过终究都是为了一己私利而已. 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和增长速度,而全然不顾已经毁了的自然环境和道德环境,正是我们中国人的可怜与可悲所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5-15 01:31:00

自利人和Smith说的用”同情心“看世界并不矛盾!

不知道人们是怎么理解的?自利人的隐含假设就是这个人有良好道德:只会利己,不会损人(或者如梵刚说的,不会太损人利己)。为什么中国人总理解不了这一点?斯米说的屠夫、车夫、面包师等等的人为了自己利益而做出来的贡献比他们可以去做贡献而得到的贡献大得多,这就一定要认为人们就是通过损人而去利己的吗?这些人的市场上完全可以没有假冒伪劣没有投机倒把。我实在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不理解理性人假设,并且还要非给他扣上一个道德沦丧的帽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