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412 7
2013-02-27

我们眼前的世界是客观、真实的吗?

       摘要:用科学技术成果和结论来观待世界与人文,并与东方古老哲学相比对,从而得出圆融的世界观,树立智慧的生命观。
       关键词:世界  微观物理科学  时间  空间   真相  智慧
       这好像根本不是个问题,问得也很幼稚?好像根本用不着怀疑。果真没有反思的必要吗?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否定,而应该是用科学的常识来考量这个问题。
       一   现代微观物理科学对世界的解读
       从现有的物理科学技术证实,原子是构成当下世界的基本微粒。从这个层面上来观待世界:日月星辰、高山大地、深海浅溪、高楼低房、车辆船舶、各种动物、各色植物、各类器物,乃至于父母儿女、亲朋好友、你与配偶等等,都是原子的聚集与离散,没有本质的不同,却有惊人的趋同。
       如果说世界在原子层面上还有所不同﹙原子有多种﹚的话,那么,更进一步的物理科学实践与理论会告诉你,世界没有本质的不同:通过原子的聚变或裂变,质量减少,释放出巨大能量,以及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理论,现代物理科学最终认为:质量与能量能够互换;纷繁世界是能量的积聚与离散;物质相是能量的一种相对较为稳定的状态。光、电、火、磁、射线、力、有形物相的位移、包括物相本身等等,都是能量的具体表现形式。
       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当世界以能量状态表现时,那是一种完全抹杀任何区别的虚空状态;一种彼我没有任何区别的非物质状态;一种性自平等,无平等者(没有评判者)的状态。
       因而可以说,物理科学意义上的终极世界,本质是彼此没有任何区别的能量场;其相貌是虚空相,无别异相;其性质是统一性,无生性,平等性。
       但是,感性状态下的世界可不是这样,有宇宙,有世界,有家国,有政治,有军事,有经济,有科学,有宗教,有文明,有古今,有形色,有物质,有意识,有对错,有好坏,有是非,有生灭等等。总之,感性世界纷繁复杂、包罗万象,剪不断理还乱。
       这就出现了矛盾:如果认定世界的多元、多样化(感性)是完全正确的,就等于否认科学的研究结论与理性特质;如果认定世界的无别异性(科学)是完全正确的,就等于承认人类感知(包括所谓的理性)的虚妄与唯心。
      如此一来,我们将何去何从,以何为究竟真实?
      有一点,我们不能否认,以上物理科学至少证明了一个事实:人类对眼前世界的感知与解读,是相对之见,是一隅之见,是一种偏见,至少不会是遍见,更不是绝对正确之见、智慧之见。
       二     时间、空间的重新辨证与认识
       我们通常都认为,头顶青天脚踏大地,太阳、月亮以及其他星球都高悬于天上,天上无限好!然而,当我们登上月球或是其他星球,或是漫步太空,就会发现:原来地球也在天上!这就是说,我们也在天上住!而且一直是这样!这个提法,或许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接受,但是事实如此;天地未始有异,因人渐进的认识能力和智慧有异,而根本究竟无异。
       又,人立于大地,在方位上有前后上下左右。若人向前移动十米,则原是人前面的十米空间,因为人位置的变异,成为人后面的空间,前变后;同理,当其人向右移动万米,则原是人右边的万米空间,变成了人左边的空间,右变左;同理,反向也是如此,上下也是如此。
       由此可见,空间本身并没有前后上下左右,甚而内外,而是因为有了(以我为中心)人的参与,才有了空间名称和方位变化,若没有人(意识)的参与,空间方位如如不变,以至于没有方位;空间无相、无名,因人而名、相杂陈。从绝对真实意义上讲,人是空间方位和名称的臆造者!
       再说时间,不论是一秒、一分钟或一小时,一个月或一年,都只不过是客体(都是相对的)的变化而已,除此之外,并不存在所谓的时间。我们只能通过世上万物的变化来判定时间,譬如根据气候的变化过程,而建立起春夏秋冬的时间概念等等。这种物相、客体(相对)变化的过程,我们称之谓时间。
      时间只不过是客体(相对)运动、变化的界定,是意识体(相对)的感觉;日出月落、花开实结,本身没有时间可得,只是客体(相对)的流变;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指出,空间、时间未必能被看作是一种可以离开实际客体而独立存在的东西。物理客体不是在空间之中,而是这些客体有着空间的广延。
       从真正意义上讲,时间和空间只不过是意识体(人或者非人)的相对感觉而已,甚而说是一种意识与概念。
       三   人类认识自然界的途径和实质也足以证明以上命题
       人是通过感觉器官认识和了解自然的。人的感官如同传感器。例如,人的眼睛、耳朵、身体分别是光、声、温度(压力等刺激)的传感器。
       就此,我们首先了解一下视觉的形成:眼睛视网膜接收了物体发出或反射的不同频率的光波﹙电磁波﹚,产生了神经冲动,并传入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在这里把神经冲动转换成大脑中认识的图象。这些图象的生成已经经过了加工,是“角度感”、“形象感”、“立体感”等协同工作,并把图像根据摄入的信息在大脑虚拟空间中还原,还原等于把图像往外又投了出去。虚拟位置能大致与原实物位置对准,这才是我们所见到的景物。
       人类所看到的大千世界无不如此造就,都是眼睛的过滤性传递和人脑主观的加工与合成。其真正接收到的东西只不过是光波,其关键的东西无疑是大脑的意识合成功能。
       看电影、电视、电脑的过程最能说明这个道理,我们眼睛接收到的仅仅是屏幕反射或发射的光波,可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我们看到了某物质、某些人、某些事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亲眼所见,尚属光影,何况影中之影。
       没有光波,人什么也看不到!质言之,人类看到的根本不是什么“物质”,而是有限光波的人(大脑或者说是意识)为转化。
       又,不同层面的物质所发射的电磁波无量无限,且波段长、短无限。而人眼所能接收的波段仅为400~760纳米之间,到底有多少层面和多大范围的电磁波被人的眼睛屏蔽了,没人知道。这就是说,人脑所获得的“生产资料”也还是严重缺失的!
       且,绿色和红色的波长只相差180纳米左右,竟被人的大脑“加工”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色彩(色盲现象是最好的例证)。眼和脑的功能不仅左右着人类世界的层面,还左右着人类世界的色泽!
       我们再看声音感觉的形成:一定频段(20——20000赫兹之间)的空气波动——自然界中一种信息(信号),经过人的耳神经系统处理后,再经人脑的解释,使人产生了声音的概念。
       气味感的形成也是如此,自然界的物质主要是由十几种元素所构成,而这些元素本身并没有气味。那么,人通过口鼻感知到的各种气味是从那里来的?唯一的解释就是:人脑创造出了各种气味,其机制、机理与形成颜色和声音的机理相同——气味形成于人脑对自然界中某些特定信息的解释。
       通过以上种种极易被人们忽视的科学常识,我们可以看到,其一,人类传感器接收信号(信息)的幅度比较狭窄;人类凭现有的感官水平,是不可能接收到自然界的全面、全体信息的。其二,人就像是被“预先编程的智能生物机器”,这就是说,人对自然界中各种信息的解释是被预先相对设定的。生命体所感知的自然物全然不是如实的自然物本身,不仅如此,即便是相同的自然物,不同的生命体对它的解读(意识分别)也完全不同。
       至此,我们还能肯定眼前的世界是客观、科学、真实的吗?人类因眼、耳、口、鼻、舌、神经末梢已以及大脑等的有限功能,才得以过滤和加工成当前的人类感性世界。耳若能听到次声波和超声波、眼若能看见红外线(某些动物可以)和紫外线,其他器官也能超越自身功能,则人类生活在另一种状态,当前的世界被加工成另外一个模样。
       尽管,人类世界从人类角度(感功立处)上是那么的真实、逼真;但从绝对意义上只不过是相对之见、隅(愚)见或立处见、角度见;之所以,人人都认为彼此所认知的世界是一样和真实,是因为人人的感官和意识功能基本相同。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值得深究的滑稽现象呢?
        长期面对什么,什么就是真实;长期面对偏见、错误,很难相信正见、正确;相反也是如此。当习惯性思维和行为成模式继而就会发展成为定而不可疑(移)的定式,直至成为定性的东西,成为一种定境(俗定)。人们日常的思想与行为绝大程度上服从于当下的感官觉受,间接的、客观的、科学的实践与理论对他影响不是根深蒂固的。错觉千遍成真理,尽管从感觉器官获得的信息并不究竟真实,但是,人们无时无刻不浸淫其中,作茧自缚实属必然。   
       在此拓展一个命题:各种生命意识体在其所处境界中的所见、所闻、所知等等,俱是立处即真的身见、隅见、边见、立处见,而不能说是遍见、正见、智慧见!无论境界大小,只要是境界,都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成因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迷)此山中。
      禅宗六祖云:“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世界的“真相”我们可以认为是可知的,但是,绝对的万有真相不是人类科技手段所能彻解的,除非另寻它途!
      人类的哲学们虽然致力追求世界的客观所在,却很少有人能脱离开人类的感官、立场和视野,其所得结果和结论必然不可能是究竟客观的,如果妄说客观,也只能说是人类主观意义上的客观,想当然的客观!
       好在有一点:不管你以何种方式与方法去证明,本质、本源世界的共性、共相标的都不会改变。《楞严经》: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感官功能、生理 心理、意识决定自身所及世界,智慧把握全面、全息、全体世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2-27 21:11:40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7 10:24:02
顶上来,特供自然产生经济朋友参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7 11:00:53
太长了!不过客观与真实没关,真实是不露相,不能被第二个人看见,不客观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7 11:08:57
客观是现实的,与真实没关!真实是不露相,不能被第二个人看见,不客观的。真实是主观的!但主观不是客观所认为的个体人的观点,而是人是宇宙的整体人的观点,整体人的观点大于全部部分(客观)的观点。 整体(真实)在全部部分(现实)之内,整体如一个椰子生命果实,全部部分只是这个椰子生命果实的果壳部分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7 11:24:31
只是相对于我们人类“客观”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