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4015 14
2005-05-15

一项巧妙的制度安排(行为评估)

周明建(浙江)

经济学是解释世界的学问。这就首先需要观察世界,发现现象,然后再提出一个符合经济学逻辑的解释。这里讲一个我今年寒假遇到的事。 我的老家在苏北农村。我回家过年,总是先乘车到县城,再坐县城到乡里的中巴车回家。由于回家时搭的是顺车,直接到家,没有坐中巴,所以观察到的这一现象直到回校时坐中巴车返县城才看到。 乡里开到县城的中巴车都是乡里的农民经营的,每辆车1个驾驶员、1个售票员,大概共有8辆车,每隔半小时发1班车。谁先谁后,1周7天,都由车主们协商定好,遵章执行就是了,发车的时间精确到分。因为乘客的到来完全是随机的,而前一辆车如果不及时发车,就有可能把最后来到而本来属于下一班车的客人接走,这样下一班车自然少了一份收入。所以,准时发车就显得很有必要。但有时一前一后两个班次的人也会对发车时间是否已到秒秒计较,甚至大打出手。为了解决这一让大家头痛的问题,过去一般是下一班车的售票员站到前一班车上亲自监督时间,开车时间一到,即使不开车,但此后上来的客人其收入归后一辆车。于是,问题得到阶段性解决。 但时间长了,尤其是前一辆车没有拉到什么客人的时候,扯皮事件仍然不断,要么说对方的手表时间不准,要么说车子有问题要修一下,要么说要等自己的一个亲戚或者熟人,凡此种种,借口多多。而监督前一班车的是后一班车的售票员,不会开车,所以也无法强行把车开走。大家都为此头痛不已,但始终没有想到更好的解决办法,直到这次才有转机。 因为知道因争客可能会造成误车,所以我从家里早早出发搭乘中巴,以免误了下午的长途车。可是让我意外的是,中巴车这次发车很准时,路上也不像原来那样磨磨蹭蹭,居然提前1个小时到达县城,大出我所料。临下车时,我向售票员寻求答案,曰:“换司机了,开我家车的是下班次的司机。”我恍然大悟:太妙了,真是太妙了!我想到一句话:“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换司机,由下班车的司机去开上一班次的车,售票员不变,一个小小的规则改变,就解决了大问题。由于司机的工资取决于自家老板的收入,而自家老板的车就在自己开的车后面,所以司机不会耽误一秒,只会提前,但由于人家仍由售票员监督时间,所以双方有一个“博弈均衡点”,那就是准点发车。 由于提前一个小时到达长途汽车站,我坐在候车室的椅子上就捉摸这件事,产生了两个疑问:一个是后一班车的司机开前一班车会不会像开自己老板的车那样当心,或者故意破坏,以使得这辆车不能开,从而使生意全落到排在后面的自家车上?来校后,我就此疑问打电话回去求教于在家的人。他们的回答是,为了排除这种状情况发生,如果前一班车坏了要修理,后一辆车的老板必须承担20%的修理费。我想这样可以部分解决问题,后一辆车的老板会敦促自己的司机像开自家车一样小心开别家的车,少出毛病。 另一个问题是,前一班车的售票员(通常是这辆车的主人)可否通过向司机行贿,以让其“磨蹭点”,多拉几个客人?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序贯行贿”,大家依次都向开自己家车的司机行贿,结果只会是司机群体受益,车主群体受损。如果司机全是外聘的,大家成立一个“司机工会”,内部协商一致,倒是不无可能。但据说其中只是部分司机是车主外聘的,其余仍是车主自家的人(车主的儿子或者车主本人)。这样,行贿机制就很难安排,也解决了问题。 这样一个巧妙的机制安排,全是凭农民自己的思考,我敢肯定,绝对没有受到任何一个经济学家的指点,也没有任何政府官员的强制规制。但是,他们倒是为经济学家们提供了一个关于制度安排的极为生动的例子,或许也为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理论又提供了一个佐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5-15 20:26:00
不错,不错,欢迎提供这样的案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5 20:36:00
哈哈,我看这回政府还怎么"引导"?所以,只有放松管制,让大家自己去做自己的事情,才能增进社会福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5 21:20:00

非常妙的例子啊,nie版主搞篇习作出来如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5 21:45:00
奖励金钱和经验各50。欢迎大家从经济学角度进行讨论。提示:为使讨论深入,可以增加更多的条件或假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5 21:51:00
我们那里有一点不同,虽然是一个乡里的,但是距离还是比较远的,一般司机是直接把车开回自己家,所以楼主的方法在我的这个例子中是不成立的,而解决方法是,由车站的人员负责把握时间,自然扯皮是免不了的,可也没有形成楼主的例子中的解决方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