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解释:
1. 纯数学解释:因为债券的价格等于未来所有现金流的现值
p= ∑CFi / (1+r)t 很显然,债券价格p和利率的变动关系是相反的
2. 从经济意义上解释:我们付出债券的价格买到的是一系列未来的现金流,对于一个特定的债券,未来的现金流是一定的(暂时排除可能变动的因素)。把这些现金流看成一个整体,我们买到的是一件“商品”。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同一件商品我们付出的价格越高(p越大),我们得到的汇报也就越低(r越小)。这里就体现了p和r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换一种方式说,假设我们付出P买的一种债券,计算的收益率是R,在T0的时候R等于市场利率r。如果到了T1,市场利率r上升至r’,这时我们手中债券的现金流和付息率(coupon rate)又是不变的,那么我们在这个债券上获得的回报R就小于市场利率,显然是不划算的,所以这种债券的持有人就会在市场上抛售这种债券,使得它的价格下跌。同一种商品,当价格下跌以后,持有人所能得到的回报就会相应提高,即R上升,市场行为最终导致R等于r’。
反过来如果市场利率下跌,大家可以按照一样的原理分析,结果是相反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17 15:55:1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