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之前的那篇帖子,也想发表点自己的看法,个人见解,可能有点片面,大家各抒己见,也让我对这个问题有更好的理解,毕竟将来自己也要面对的
我认为这个问题可以这样分析:大家都明白,能发高质量的论文原因是很多的,比如所在基金重要程度、导师分量在圈里的话语权、利益交换等等,所以能发高质量的论文虽然可以假定为有一定学术潜质,但也单纯地评价他们为优秀也有点片面。我们先假定他们是有学术潜质的,在学术和业界都可以选择的情况下,他们会考虑兴趣(事业心、愿景、理想)和性价比(包括了所有物质因素,比如未来家庭住房、教育、医疗等的支出等等),这个时候就应该针对学术和业界的现状进行分析了,主要trade-off包括制度体制的完善程度、人脉等,学术界大家都懂的,一方面课题、论文发表、基金都依仗人脉,另一方面,做学问非常苦,同样的体力付出物质回报是相对较低的,就算是有兴趣,也不能忽略物质因素对个人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别看这些所谓的论文学霸有多少多少篇权威期刊,个中辛苦只有他们才知道,而且换个平台能不能保证还有人叼你让你这么顺利的发论文还真说不好,每个学校都是一个政治圈子,混得不好你评职称都不一定能顺利,这个简单的帐一算,该怎么选择大家都有定论。业界起码靠业绩说话,积累的经验和能力是核心竞争力,就算换个平台也一样吃香,赚钱的本事是自己的,自己能掌控的东西我觉得比学术圈要多的多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