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站务区 十一区 新手入门区
1018 0
2013-05-03

生产资优先增长是资本主义生产规律!

——学习为马克思辩护的两篇文章的体会(11)

18,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是有限度的生产!

社会生产分为消费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

消费资料的生产是为社会提供消费资料。消费资料的作用是供人们消费、使用借以满足人们的吃、喝、穿、住等各种需求。只要人们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人们就会幸福的!既然人们的各种需求得到了满足,那么人们就不会胡思乱想,社会也就必然处于安定团结的状态!因此,消费资料的生产就是为消费而生产!这种生产的特征就是按需生产!

生产资料的生产是为消费资料的生产提供生产工具,其目的是不仅提供工具而且也为了扩大消费资料的生产范围。当消费资料的生产采用机器生产以后,生产资料的生产就成了生产机器的生产,这就是用机器生产机器!这样看来,生产资料的生产就是为生产而生产!所以,马克思说,资本主义就是为生产而生产。

消费资料的生产的限度是,全体社会成员的生存需要的满足加上一部分剩余产品。没有满足这些需要就要继续进行再生产。满足了这些需求就要限制再生产!否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生产资料的生产的限度是,所有消费资料的生产需要的生产工具、机器、原料的满足加上一部分剩余产品。没有满足这些需要就要继续进行再生产。满足了这些需要就要限制生产!否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这就是人类作为生物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即劳动、生产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马克思表述为:“节省时间以及在各个生产部门中有计划地分配劳动时间,就成了以集体生产为基础的首要的经济规律。这甚至是极其高级的规律。”

19,生产资料的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规律!

因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价值的增值,就企业来说为了利润的最大化,就国家来说为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一切产品都是商品,消费资料是商品,生产资料也是商品。商品是交换的产品,所以,消费资料要实现消费就必须交换,生产资料要实现生产也必须交换,也就是说,都必须经过市场这个途径才能消费或生产。所以,市场这个本来是交换的中间环节,变成了消费和生产的前提条件!然而市场是看不见的手,所以,市场的存在就成了消费和生产的障碍!

还因为,资本主义的财富就是商品的堆积,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作为商品,它们的物质的形式被掩盖起来了,变成了同一个东西价值——商品、货币、资本。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也就都变成了同一种生产——价值的生产或者价值增值的生产。现在要问:哪一种生产能够获得更多的价值呢!毫无疑问,因为生产资料的价值比生活资料的价值高得无可比拟,所以,资本主义自然而然地就要靠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来获得更多的价值。因此,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就是资本的积累!而这种扩大再生产或者积累正是资本主义利用无限地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的结果!

20,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规律!

斯大林杜撰了市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并把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规律作为市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根据上述,可以肯定的说,这个规律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规律!而决不是社会主义的生产规律!

十月革命以后,无产阶级在俄国这个工业不发展的落后的国家里夺取政权,面临的问题是要发展工业。怎么办呢?列宁发现既然无产阶级夺取政权,那么,要发展工业就要实行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既然是国家资本主义,那么,资本主义发展工业的形式就可以用到无产阶级发展工业中去。所以列宁说对于无产阶级发展自己的工业时:“生产资料增长最快这个规律的全部意义和作用就在于:机器劳动的代替手工劳动(一般指机器工业时代的技术进步)要求加紧发展煤、铁这种真正‘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技术的发展,手工劳动就愈受排挤而为许多越来越复杂的机器所代替,就是说,机器和制造机器的必需品在国家全部生产中所占的地位愈来愈大。”显而易见,列宁说的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生产中,要利用生产资料增长的资本主义的规律来发展自己的工业。毛泽东那时也是这样!在这里列宁着眼于生产资料的物质的东西。而斯大林把生产资料优先增长作为市场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不是着眼于工业发展,而是着眼于市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所以,斯大林的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规律,就是名副其实的资本主义生产规律!给这个规律冠以再好的名称都改变不了它的本质——为了发财致富!

劳动者20135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