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译文 唯诺和呵斥 相距有多少 好和坏 又哪里不一样 大众所畏惧的 不能不畏惧 这个想真荒唐
怎么还不能停止 人们欢乐时 就想参加祭典一样 又像春游一样 我孤独的在一旁 没有一点表情
像小婴儿一样不会笑 或者忧愁的连家也不想归 人们都欢乐有余 但只有我像丢失东西一样
我这样让人不理解 我真是个愚蠢的人 俗人光明正大 只有我隐藏自已 俗人都要追查真相
只有我心照不宣 我的心思如同大海永远望不到边 众人都认同的事 但我就顽固不认同
只有我和別人不一样 是因为我重视实际的效用足够冷静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译文 窥探德的样子 就是只遵从规律 规律这个东西 它的尺度是时刻变化的
具体怎么变化 是根据具体的行为来体现 具体怎么变化 是根据具体的物质条件来体现
具体怎么变化 是根据具体的客观形势来体现 这其中形势是最重要的 形势中才有最值得相信的东西
从现在到以前 遵从规律都不能与现实相脱离 希望人们能明白这个道理
我忞么知道人们不明白这个道理 因为人们做事没尺度没分寸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译文 变通就会周全 弯曲才能伸直 凹陷才能填补 陈旧便会更新 少取便会获得 贪多便会迷惑
这是聪明人处理天下事理的样式 心照不宣 才圣朋 让别人承认自已 才能彰显名声
不自己打仗而指挥别人去打仗 才能更有功劳 不自我矜持而让别人矜持 才能长久
只要不亲自争 天下就不知道你的情况而无法与你争 古代人说变通就会周全 难道是假话吗 是大实话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
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 少说活 遵从规律自然能办成事 所以狂风刮不了一早晨 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谁造成了狂风暴雨呢 天地 天地尚且不能对抗规律 何况人呢
因此运用规律的人 会有运用规律这个行为 遵从规律的人 会有遵从规律这个行为
不讲规律的人 什么也得不到 遵从规律的人 规律也会满足他 不讲规律的人 规律也不会满足他 不能完全相信 就会导致不相信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译文 踮脚站站不长久 大迈步走不长远 自逞已见的反而不会圣明 自已夸自已反而不能彰显名声
打仗冲在前面不一定有功劳 过于矜持顽固反而不会长久 这些都是因为规律 是多余的行为
这样办事是会把事办坏的 所以明白规律的人不会那样做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文 规律由事物之间复杂的联系体现 在天地之前就存在 感觉不到 不依靠外力而存在并不改变
不断循环而永不衰竭 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 勉强称它叫大道
事物大到一定程度就会衰落 大与衰落有明显的差距 这就是相反的状态
因此道是相反的 天是相反的 地是相反的 人也是相反的 世上的四种相反 人是其中之一
人依靠地 地依靠天 天依靠规律 规律的特征是自然而然的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译文 朾仗时辎重看似不重要却是根本 冷静的人比暴躁的人更能建立功业
因此圣人行军整天都不离开辎重 即便有任何好事 也能冷静对待不离辎重
为什么有的将军离开辎重 用这种行为轻视重大责任 轻视责任性情急躁就会失去根本和功业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译文 擅长驾驶的不会留下车印 擅长说话的不会说错 擅长数学的不需要计算器
擅长开关门锁的他的门都打不开 擅长捆绑的他的绳结都解不开
因此圣人常常檀长利用别的人或事 没有不能被利用的 这就是圣明
因此擅长人际关系的人 是不擅长人际关系的人的榜样 不擅长人际的 是擅长人际关系的人的资本
不擅长学习 不重视货本 即便聪明也会糊涂 这是要点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故大制不割。
译文 知道阳的 不在乎阴 就像溪一样 像溪一样 遵从规律不松懈 就像婴儿一样有发展的潜力
知道荣 不在乎辱 就像山谷一样 像山谷一样 充分遵从规律 就能冷静
等到时机成熟 圣人就可以利用不被猜忌 成就功业 因此大计谋都是相连的不可割裂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译文 把想到取得天下的想法暴露出来 我看是不得已 天下神器关系重大 不可暴露 不可顽固坚持
暴露肯定失败 顽固坚持也会失去 因为事物的形势会有各种变化
因此圣人都不会去考虑最好的情况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译文 用规律控制人的人 不靠军事控制天下 规律都是有结果的 军队到过的地方 会长野草
战争之后都会破坏生产 擅长判断结果的人 不会接受勉强的结果
结果不能是 使敌人庄重的 战争的 助长敌人气势的 不得已的 勉强的
事物过于勉强就会衰落 这不合规律 合规律就早灭亡
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 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译文 军事 是不划算的 可能破坏所有东西 因此明白规律的人都避免战争 君子贵左 军事贵右
军事 是不划算的 不是君子所需要的手段 不得已才用 不要产生依赖最好
胜利了也不要得意 得意会让别人以为你喜欢杀人 喜欢杀人的人 天下都会猜忌
在吉庆的礼仪上左边最尊贵 在凶丧的礼仪上右边最尊贵 所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
对别人说把战争当丧礼处理 杀人太多 就应该悲哀哭泣 战胜 也当丧礼处理 就不会被猜忌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译文 规律通常没有立场 冷静 看似渺小 但天下没有人能让冷静的人臣服
侯王若能不被猜忌 万物都会安守本分 天要下雨时 人不求雨也会下雨
制度是有立场的 立场也是预先设定的 固定的立场必需知道停止时常变通 知道停止才沒有危险
规律与万物的关系 就像山川形成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 知道人际关系的人智慧 了解自已的人圣明 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 克制自已的人强大
知道满足的人富有 不退缩的人有志向 不失去冷静的人长久 正在死亡还努力求生的人长寿
第三十四章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译文 规律广泛存在 是不被左右的 万物依靠规律生存不能逃避规律 成长了也不会拥有规律
规律对万物有利而不自以为主 通常没有立场 可以说渺小 规律被万物依靠而没有立场 可以说强大\
正因为不自以为强大 所以才能成就强大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译文 顺着规律 就能控制天下 不违背规律进行控制 就会平安
精神放松与身体享受 都要有一定的界限
规律的运用 是在平常无味的生活中积累的 不易看到 不易听到 不轻易用到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译文 想要吸入 必先扩张 想要弱化 必先强化 想要废除 必先抬举 想要夺取 必先巩固 这叫圣明
假装柔弱可以战胜刚强 鱼不能脱离深渊 国家最厉害的宝物不能给人看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译文 规律通常是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相反的状态 侯王若能顺应规律 就能自然控制万物
控制万物后不一定还顺应规律 我就用没有立场的冷静来克制
没有立场的冷静 是排除外界干扰 排除外界干扰就能冷静 天下自然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