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的元间需求品
每一件物质需求品都是唯一的,如果很多需求者同时将自己的需求目标指向同一个物质需求品,这个需求品就是一种稀缺的需求品。与此不同,元间实体具有无限复制的可能,所以,对于纯粹的元间需求品来说,同一件元间需求品有可能同时满足无限多名需求者的需求。但是,由于在宏观尺度上,元间实体都不同程度地依附于物质实体,物质的唯一性就制约了元间的可无限复制性,元间实体的可复制性就处在可无限复制性和唯一性这两个极限之间,只能表现为某种程度的可复制性。通常,偏重于可无限复制极限的元间实体并不稀缺,只有依附于难以复制的物质品之上的元间实体才是稀缺的。物质品的稀缺性造成了元间需求品的稀缺。
当元间实体相对独立与物质实体,或者说在物质载体对承载于其中的元间实体不构成实质性约束的条件下,元间实体的供给最终会到达极限,就像从网上免费下载的一首歌曲,可以无限复制,无需争抢。这样的元间需求品,其稀缺程度仅仅是获得这个元间品所需的时间差,是“先睹为快”体验的差别。
在纯粹元间实体的层面里,元间实体都是依托于其他元间实体而存在的,这时,一个大的元间实体由一系列作为要素的元间实体以一定的关系形式所组成,所有要素密不可分,缺少了任何一个要素都会造成整体的缺憾,缺憾的程度就是某个纯粹元间需求品的稀缺程度。比如一位老年人关于自己初恋的记忆以及与此相关的纪念物,就是相对于这个需求者最珍贵的无可替代的元间需求品。
元间需求品除了通过复制、转移的途径获得之外,更重要和根本的来源是用组合、创造的方法生成新的元间实体,使这些元间实体成为新的元间需求品。由于元间实体的可无限复制性,真正稀缺的是新生成的元间品。最先组合形成的新的元间形式、新的创意和设计成为本质的稀缺元间需求品。
只有先期生成新的元间实体,才可能有后来的元间扩散和分配,按照新元间实体的新颖、适用的程度,不同需求者对于不同元间需求品才会产生不同的需求强度,形成不同的稀缺程度。
有些元间需求品依附在另一种元间实体之上,最终可追溯为是一种间接依附在物质实体之上的元间实体。例如,依附在人际关系中的元间需求品。就像“贝贝”必须同邻家小狗争宠一样,受宠者的名额有限,绝对排他,绝不愿与别个分享情感;每年的世界小姐冠军只有一人,这顶桂冠将会给获得者带来无上的荣耀,这种元间需求也是绝对排他、绝对稀缺的。
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元间需求品都既不是无限多也不是独一无二,而是介于这两个极限之间,人对于元间需求品的竞争及竞争结果的平等性被限制在一个与实际社会生活相适应的具体范围里,竞争的结果造就了每个人具体的元间生存状态。
意识人把人际关系作为了最重要的元间需求品,对于这种需求品的追求有两个极端的倾向:一方面,趋向于扩大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追求差别的最大化以及这种差别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追求平等,希望实现所有社会成员平均拥有相同尺度、相同内容的元间资源。两种相反的追求导致了元间需求品分配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