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yyjessica33在2007-10-11 21:13:00的发言:一道关于计算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题目~~~有个问题弄不明白
某人对A产品的需求函数Q=0.02M-2P, M=7500元,P=30元,当P上升到40元时,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我的问题是:起初需求量求得90,欲求P上升到40元时在原需求量下的收入。如果把Q=90,P=40代入Q=0.02M-2P,得M=8500;如果用M=7500+90*(40-30)=8400~~~为什么两种算法得出的M不一样呢?
要用第二种。
第二种算法是在对收入进入“补偿”。意思是:以30的价格购买了90,现在涨价了,那对你购买的每个商品要补偿多少钱才能让你还买得起。这种思想是扣除掉涨价带来的收入效应,正好是题目所要求的。
第一种算法不知道您是怎么来的。因为它没有什么道理。您同时给了一个函数两个固定的变量,它的意思是:您已经认定了在价格是40时,必定要购买90。这是没有什么道理的,因为这样的话,这个需求函数就没用了---您完全不经过它就直接断定需求量。或者,换个角度讲,当价格变成40时,如果收入没人补偿(还是7500),利用这个需求函数,我们是不会买90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