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末京东通过微博发出战书后,收到了各家电商的应战,苏宁、易购、当当、淘宝等各电商老大纷纷推出各种形式的促销。6月开始,各大电商就开始布局针对京东的价格战,京东6.18店庆成为各家电商围剿京东的战役,6.17—6.19这三天则是此次价格战的小高潮。
  毫无疑问,电商价格竞争从未中断过,早在淘宝兴起是就已经开始了价格竞争。2012年则是电商企业最为激烈、最为惨烈,也是最为轰动的一年,吸引了社会各界和监管部门的密切关注。然而2013年开始,各商家之间的价格竞争就开始缓和下来,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社会各界对电商促销已经习以为常,商家再次发动大规模的价格战也开始力不从心。
  我国电子商务之所以会如此快速的发展,如此的吸引各界的关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的发展是以规模来驱动而非依靠盈利来驱动。追求更大的规模,更多的市场份额是各家电商想法也是其背后创投机构的要求。没有规模就没有对供应商的把控能力,就不能获得竞争优势,也就难以获取创投机构的认可。然而电子商务的这种模式必须要改变,行业的发展,企业的生存必然是以盈利为基础和目的,持续性大规模的流血竞争并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尽管销售规模不断地高速发展,持续性的创新高,但各商家却几乎都处于亏损的状态,赔本赚吆喝是电子商务的真实写照。支撑电商发展的创投机构开始变得理性,规模不再是最重要的参考指标,其对商家盈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倒逼着商家要更加的关注其利润水平。手头上的资金有限,并不能支持商家再像往年那样浪费,精打细算,在提升规模的同时,各商家开始寻找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去提升利润水平,价格战不再那么的疯狂、短暂就成为了必然。
  另外,长期大规模的价格战必然会“宠坏”消费者,电子商务低价促销被消费者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这就使得各商家再进行价格促销,其效应将会大打折扣。从目前市场反应不足2012年电商大战的情况来看,消费者网络购物已经变得理性,面对商家声嘶力竭的呐喊促销,消费者也波澜不惊,默默地在各家电商中比价。尽管错过了此次促销,不久之后还会有下一次促销。
  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指出,由于各家电商的特点不同、规模不同,其在此次价格战的表现和策略也不相同。但毫无疑问的是,6月将是各家电商的狂欢之月,丰收之月,各商家的流量和规模将会进一步大幅提升。
  具体来看,京东已经形成了B2C的领先优势,稳坐电商第二把交椅,此次价格战中其主要是求稳,修建自身的护城河。至于当当,由于自身体量较小,若想迅速提升规模,扩大影响则需要更加猛烈的暴风雨,在混乱中赢取自身的利益,因此其主要的特点是激进。至于后进者苏宁易购,依托线下实体店的优势,通过线上线下整合的战略进行稳步推进,体现稳中求进的特点。
  值得指出的是,各电商企业似乎已经形成了相互之间的默契,与其说此次价格战是相互之间年内的首次大规模肉搏,倒不如说各商家的共同表演,目的就是共同做大电商的市场蛋糕,蛋糕更大各商家获取的收益也就会更好。这是相互之间的竞争,更是整体的合作,意在进一步吸引更多的线下消费者到线上去消费,从而让整个电子商务的容量变得更大。
  除了价格竞争之外,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也是各商家竞争的焦点。在价格差异日益缩小的当下,各商家只能打服务牌,这是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关键,也满足了消费者高服务质量的要求。在提升服务水平中,各商家需要完善自身的物流体系、信息系统、人员素质等多方面。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3年二季度热点行业追踪报告》指出,我国电子商务的竞争历来激烈,未来竞争将会更加的激烈,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上,都会更加激烈。对电子商务企业而言,打造核心竞争力是保证其在竞争中屹立不倒,甚至最终胜出的关键。而这其中,平台规模和物流体系是最重要的两部分。
  转自:
http://www.ocn.com.cn/info/201306/wenhua21144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