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3626 10
2013-06-25
                                               在信用卡中心的日子

        信用卡诞生于美国,属于银行卡的一种,又名贷记卡,英文:Credit Card,20世纪80年代年中国银行发行了中国的第一张信用卡。从传入中国至今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三十年的时光人类历史中不过是沧海一粟,可就是这三十年中国国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人说它就象鸦片从一开始进入中国,为大众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将西方价值观渗透给每个中国人,从而改变了国人的传统消费观念,现实中有人因它解决企业短期资金困难一步步走向成功,也有人因它被追究刑事责任锒铛入狱,一张小小卡片,引得各色人等粉墨登场,勾心斗角,相互利用,爱情亲情,忠诚与被叛,阴险与天真,关系错综复杂!然而就是这种小小的卡片从诞生以来,和它紧密相随的信用卡营销员,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的销售传奇,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五万人在从事信用卡的相关工作,作为这样一个新兴的行业从业者,却很少有人关注他们这个群体,他们在为银行默默地艰辛劳动的背后隐含了一些这个行业的鲜为人知的内幕故事。做为一名信用卡的第一线从业人员,将以亲身经历向读者展示,也纪念我为之付出青春岁月和经历的点点滴滴!

    1.老板的素质决定你的未来

   大学期间我没有整天泡在网上玩网游,也没有忙着进学生会为提前进入社会做角色的演练,学习之余偶尔上上网,不过却认识了几个不错的网友,因为我相信你对别人真诚,别人也会真诚对你。刚刚认识丁洁时,她和我一样也还在上学,只不过我上大学她还在金华读卫校,我们在网上认识,不过却很少在网上长聊,倒是渐渐养成了写信的习惯,几年下来上百封信件都保存得很完好,没有一封遗失,攒起来差不多装满了一个快递的包装箱,每封信上精美的邮票也舍不得取下来,还有就是各种邮票不同的贴法所代表不同意义,每每看起来都会有一丝的心动,那是一种对远方的思念和寄托。

   后来丁洁毕业了,如愿以偿的考上了温州中医学院,开始了新的大学生活;我则离开了大学校园,开始为了生计忙于工作。很多工作都要工作经验,对于刚出校门的我们,销售工作是无奈的选择,我不怕辛苦,倒也能够能够坚持下来,只不过由于经常出差,没有固定的通讯地址,传统的写信变成了发手机短信,手机拉近了距离,内心的感觉却没有先前从邮递员收信的那份欣喜和期盼。科技越发达感情却越疏远,这话不是我说的,可是很有道理。我和丁洁之间始终保持一段距离,我把丁洁当成自己的知己一样,当我情绪低落就会和她多聊几句,渐渐我对她也有些依赖,但始终我没有勇气把事情说透,这种感情慢慢的包含了友情亲情,还有一丝的爱慕融化在里面,一直到过了很久,丁洁说有了男朋友,在上海做国际贸易,我短信上说着恭喜,心中却有一缕失落。

   2007年是我离母校的第三个年头,三年中工作换了五六次,“读书无用论”会经常闪过我的大脑,遇到的很多开公司当老板的人,财力越多学历反而越低,感觉自己大学学到的东西想要在现实中施展却总是有太多的困惑,遇到很多的私营小老板似乎觉得雇佣大学生给自己打工有一种优越感,我们员工私下把这种心态叫做“学历仇恨”。

我最开始的工作是在一家汽车配件公司,做销售,跑业务是很多刚毕业大学生最不愿意干的工作,一来怕辛苦,二来担心老板拖欠工资;反过来老板呢,也有两怕:一怕员工刚来几个月就走,免费给竞争对手公司培养人才,二怕员工不是来工作的而是来混基本工资的。我们销售部的几个人累了大半年,经过努力终于公司业务开始步入正轨,有了业绩可是老板却后悔当初的提成分配方案,最后大家不欢而散。

  离开了这家汽车配件公司,我又供职于一家很小的装饰公司,老板是位四十岁左右的女士,一脸横肉,如果粘上络腮胡子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三国里面的“猛张飞”,从面相上看但凡这样的女人无论是在公司还是在家肯定都是一把手,而且听下面员工议论,事实也确实如此。经常听到她给客户打电话时不断提醒对方自己公司光注册资金有几百万,这样无非是炫耀公司的实力,其实大家都知道公司的实力,不是营业执照上显示注册资金可以体现的,包括很多创业板的公司之所以能够上市,绝对不是靠外在的包装,没有科技创新和技术独占鳌头,股民是不会买你公司的股票的。

有一次我拿份提货单给老板签字,敲门进入她的办公室,刚好有客户,不过她在给她客户介绍我时让我很是反感:“王总,我们公司的一线施工人员都是大学生,这是我们公司的技术员小孙,经贸大学的高材生"。那语调好像她就是我们学校的博士生导师,其实她的学历也不过是个花钱买的函授的专科。从那一刻起我就没打算在这样的人手下干一辈子。在小公司一个人几乎是全能的,包括从提货,运输一直到安装,收款和售后都是一个人搞定,而接触客户销售工作都是老板一个人掌控,只有在私营小公司工作过,才会想到为什么很多外企愿意来华投资,国内的人力成本实在太低了。我忍到月底发了工资,出门后,我便打电话给老板,告诉她家人帮我找了新的工作,她被我炒了.在她还没反应过来,我已经挂了电话,我能够想象得出她一脸的愤怒的样子。

    石家庄虽然是个省会城市,本地人都是自称“庄里庄外",可是这里的经济水平几乎可以和西部城市媲美,薪资水平当然也是低的让人难以接受,最低生活保障由2005年的每月最低四百元,提高到2007年的六百元,在国内省会城市中估计也是屈指可数的,怪不得很多同学大学一毕业就都去了北上广。

鉴于前面的工作经验,我开始尝试进入一些技术含量高些的行业,毕竟这些行业人的素质还是要高些,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我开始在一家网络公司做销售,公司主要是做职业教育培训,就业指导。因为公司业务拓展困难重重,领导开始盲目四处揽业务,从辅助学校招生到给学校做媒体广告,以及网站建设,域名注册,到头来依然是入不敷出。偶尔有一单业务也是给客户一种被忽悠的感觉,毕竟客户最终得到的服务和我们的承诺又很大的差距,可为了生计,我也只能做一些违心的事情。适者生存,就我目前状况,生存是排在第一位的,公司也是处在应对生存危机的窘境,员工的工资总是不能按时发放,有人已经开始在网上投简历。

   一次我给丁洁发短信,她过了好久没有回复,我以为她在医院正忙写报告,过了半个小时收到一条短信:“你是谁?”我一看是一个陌生的号码,说陌生可也熟悉因为前十位号码和丁洁的完全一样,只是最后一位不一样。自从有了手机大家的联系方式都存在手机里面,更有甚者吧银行卡的密码也存在手机里面,如果手机哪天丢了那肯定是人也就丢了,除非等对方来联系你,如果你再换了号码,那就得靠缘分了。每次我给丁洁发短信都是直接输入号码,我觉得从手机里面查找名字太慢,而且似乎每个人都会记住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即便是他的记忆力不是很好,很多人才时隔多年依然记得自己老家的第一部电话号码。

       我在犹豫,要不要回复过去,不知道对方是谁,但可以肯定的是对方也在杭州,我不是那种喜欢广交天下朋友的人,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我比较礼貌地回过去:“不好意思发错了,你和我朋友号码差一位。”下午对方又回过来:是你女朋友么?我说:不是,是我朋友。一来二去,没事的时候就会发短信聊天,后来我知道对方真实姓名叫武燕,也不是南方人,老家是藁城的,目前在杭州一家体育用品商店做销售。炎热的夏天让人体力透支很严重,石家庄的高温虽比不上武汉,可在全国也算名列前茅,寂寞的夜晚相隔两地的人,总是有说不完的话,电话费不断侵蚀生活的各项费用。

  七月中旬各所职业中专招生工作基本已经结束,前几个月是我们公司业务的黄金时期,可最终下来公司总体业务不是很景气,主打产品不是很明确,一个季度下来我们销售很惨淡,三个月的奖金加起来还不到两千,私下听说经理正打算裁减员工呢。虽然我在学校时已经做好了到社会上接受任何打击的准备,可目前状况离我想要的还是差的太远了。

   我内心有一种南下的冲动,考虑了两天的时间,我最终辞掉了目前的工作,决定离开河北,去南方闯荡一番,第三天买了到杭州的车票,火车过了清河下一站就出了河北的地界,火车一路向南,路上风景愈加宜人,让我心情也好了很多,滔滔的黄河水,雄伟长江大桥,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感觉,越来越觉得自己离开河北是正确的选择,不由得哼起那首革命歌曲: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6-28 17:49:38
楼主经历吗?  支持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8 20:28:31
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8 22:01:49
谢谢,还有后续,希望有人愿意看,多给捧场。我相信会每个人能有所收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8 22:15: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10 15:31:21
楼主经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