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2573 1
2007-11-03

哈耶克是20世纪最杰出的自由主义者,也是20世纪罕见的社会科学家。虽然哈耶克197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但他的学术贡献却远远超出经济学范围。他毕生发表了130篇文章和25本专著,涵盖的范围从纯粹的经济学到理论心理学,从政治哲学到法律哲学,从科学哲学到思想史。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这方方面面,哈耶克绝不是玩票,而是见解卓著。

不过,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于,作为一位自由主义者,坚持和重申了古典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英国学者伯林的划分。狐狸多知,而刺猬有一大知。哈耶克自己也曾划分过两种类型:本专业中的万事通,和困惑型人物。前者对自己的专业了如指掌,熟悉古往今来各种见解,大多数成功的教师、作家和演说家,都属于这类人物。哈耶克也将这类人称为记忆型的天才。困惑型人物则凡事都要自己问个为什么,他们获得知识的过程,是自己思考的过程。他们记不住别人说了什么,他们总是把别人的知识融入到自己的思考中。他们总是让六经注我,他们固执己见。他们从各个方面思考,进行探讨,经常是围绕着一个主题。哈耶克就是这类天才的典型。

第一部分、哈耶克的思想谱系

哈耶克1899年5月8日于出生在维也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92年3月23日去世。他足够长寿,经历了整个20世纪,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亲眼看到了自己所钟爱的观念,自由主义的衰落,及复兴的全过程。看到极权主义兴起和崩溃的过程。

一、牐牴耶克的生平

第一阶段:维也纳时代

维也纳

哈耶克思想成长的时代,是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维也纳。他曾经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结束之后,在维也纳大学获得的博士学位(1921-1923)。
从思想、知识的角度看,这个时代的维也纳是维也纳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也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中非常生动地描述了19世纪末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那段岁月奥地利、主要是维也纳的气氛。他在回忆录的第一段话就是“倘若要我今天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千我长大成人的那个时代作一个简明扼要的概括,那么,我希望我这样说:那是一个太平的黄金时代”。
奥地利曾经是欧洲列强之一,但普鲁士崛起之后,奥地利的地位就每况愈下,帝国已经失去了雄心,人们的兴趣更多地转向精神领域。茨威格说,“在欧洲,几乎没有一座城市有像维也纳这样热衷于文化生活”。而自由主义政治制度也具有宽容性。犹太人在这里得到了发挥其思想艺术才能的机会。犹太人人是富裕的,但犹太人人更热爱文化和艺术。茨威格曾说:“一个犹太人的真正愿望,他的潜在理想,是提高自己的精神文明,使自己进入更高的文化层次。”另外,来自帝国各个角落的知识才俊都汇集到维也纳。于是,维也纳成为当时欧洲的文化艺术中心,同时也成为整个世界的学术中心。我们可以说,20世纪西方的重大思想,大多数发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维也纳。

举几个例子: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实证主义,跟哈耶克还是远房的表亲。
波普的科学哲学,
波拉尼家族,
杜拉克在他的回忆录《旁观者》中记述了这个家族。从这个家族涌现出两位思想人物。卡尔,迈克尔。卡尔认为,市场并非唯一可能的经济体系,也未必是最先进的一种,还有另一种选择两人思想几乎正好对立。卡尔最出名的著作当然是《大转型》,这本书虽然研究的是经济史,然而,卡尔的主要目的是探寻一种能够超越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提供经济发展、安定、自由和平等的社会,一种经济和社会融合的社会模式,市场只用来分配商品和资金而不能分配土地和劳动力的社会,把市场坚定地排斥在外的社会。

事实上,市场信条是波拉尼家族的共同的宿敌,不管是奥托的早期法西斯主义,还是阿道夫浪漫的巴西,或者是穆希的有机的乡村,卡尔的经济整合的社会原则,都是对以分工为核心的市场原则的反抗。他们希望找到超越市场而保持社群完整性的社会。事实上,他们的努力是人类中最有天分的心智超越市场的一个缩影而已。

经由杜拉克的介绍,我们知道,这个家族都具有超人的机械工程天赋,他们中好几位早年是工程师或科学家,但他们又都有一颗敏感而不安分的心,最后由技术领域都转向了社会政治。然而,也许是工程师的思维已成为习惯,他们不能容忍社会中的瑕疵,尤其是市场带来的社会后果,蓝图;他们热衷于社会工程,按照理想构造一个完美的社会:如果我可以设计一架完美的机器,那我为什么就不能设计构造一个完美能够避免各种社会模式的不足的的理想社会?

然而,他们的理想注定是要落空的。最终,也许只有迈克尔认识到了他们失败的根源。从科学发展的过程,迈克尔认识到,社会秩序是作为人的行动的非刻意的结果而形成的,不是可以按照某个理想进行计划设计构造的。他的这一结论与卡尔对市场的描述、也与他的兄姊的心智倾向相反。这使他成为波拉尼家族的异数。

因此,当杜拉克评论这个家族的失败的时候,也许不应该包括迈克尔;杜拉克说,“他们的挫败象征着近200年来,自从法国大革命以来(即使不是从更早100年的霍布斯和洛克算起),西方人追寻的落空——亦即追寻一种完美的‘公民宗教’,或是追寻一个十全十美,或是完善的社会,却不得其果。”

杜拉克,管理学之父。企业家精神。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我们下面将会介绍

他们几乎都活跃于这个时代。他们塑造了20世纪西方思想的基本走向。

顺便说一下,20、30年代的北平,跟世纪之交的维也纳,有一点相似之处。不再是政治中心,没有了政治的喧嚣。南方人的知识分子在这里沉静地思考、写作。中西文化交融。文化上最伟大的时代。

学习

哈耶克在30岁之前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
大学他上的是维也纳大学,念的法律系。但他却听各种各样的课程。当时的大学很松懈。对心理学感兴趣。

1923年3月到1924年5月,曾经去过美国留学。
回来后与米塞斯建立联系。
他经济学上的老师是米塞斯。参加米塞斯举办的私人讨论会。这也是维也纳特有的一种学术活动方式。两周。有经济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哈耶克自己的讨论组。
哈耶克评论说,后来,米塞斯成为他的思想发展的“主要领路人”,他的学术兴趣“受到他的很大影响:对货币和工业波动的影响,对社会主义的兴趣,都是在他[米塞斯]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
米塞斯对哈耶克的经济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但最主要的影响还是政治思想:将他从一个费边社社会主义者转变成自由主义者。

《社会主义》(1922年)的影响:
当《社会主义》出第一版时,其冲击是深远的。它逐渐但又从根本上改变了很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重返大学校园的年轻的理想主义者的世界观。我很清楚这一点,因为我就是这样的青年人。
我们当时觉得,生养我们的文明已经崩溃了。我们决心建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正是这种重新构造社会的愿望使我们中的很多人去研究经济学。社会主义许诺会满足我们对一个更合理、更公正的世界的期望。就在这时候,这本书问世了。我们的希望被击碎了。《社会主义》告诉我们,我们所期望的改革完全是搞错了方向……

米塞斯的另一种观点也深深地影响了哈耶克:
即观念的力量
米塞斯:认为大多数人确实没有能力跟上思考的艰难脚步,无论什么样的学校教育,都无助于那些连握最简单的命题都不能透彻理解的人去理解复杂的命题。但恰恰因为他们不可能自己进行思考,所以群众总是追随我们称之为受教育者的人民的领袖们。只要争取到这些人,有胜券在握了。最主要的社会主义者都是知识分子。社会主义的骨干是他们,而不是群众。
文明开化的人类是将被摧毁,还是可以避免这场大灾难,是一个命中注定在未来几十年将行动起来的人们应该关注的问题,因为决定这一命运的正是他们的行动背后的观念。

只有观念能够打败观念,只有资本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观念,能够打败社会主义的观念。如果我们打败了社会主义的观念,如果人们终于认识到了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的必要性,那么,社会主义就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
哈耶克也始终这样认为。观念创造和改变历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1-5 09:34:00
下阶段呢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