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870 0
2013-10-24
文/龙瑞

       看来,我们是要重拾在急于前行中丢弃掉的传统经典,重新认识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接活当代中国画和传统绘画以及民族文化的神经和脉络,创作出有血有肉,既新且好的作品来。俄人屠格涅夫曾说:“离开民族性,就没有艺术,也没有真理,也就没有生命,什么也没有。”

画中游2011年 98 180cm_副本.jpg

(作品图片由睿画廊提供)

     当代中国画创作中,对民族性的漠视已成了通病,许多画家在片面追求个性与时代性的同时,把尊居绘画首位的民族性抛到了九霄云外,并企图用缺少民族性的绘画作品去和世界其他民族画种平起平坐,共奏凯歌,此种一厢情愿的做法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当下许多中国画的创作,往往是以去掉多少民族性为创新目标,好像去掉的越多越有创新意义,走上了以减弱民族性为代价的创作不归路。在这些画家的观念里,传统就意味着落后,西方绘画就意味着现代,欲以西方绘画的现代性代替中国绘画的现代性,最终创作的作品是外国人不认可,中国人不愿看,从根本上忽视了民族性在世界各画种的种姓地位。对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民族画种的中国画来说,在学习与创作过程中,能否本着我们的民族文化立场和中国文化价值观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家在清漓江_副本.jpg

(作品图片由睿画廊提供)

      本乎此,就可能高瞻远瞩地认识和把握中国画从临摹到写生再到创作的诸个环节,真正认识中国画笔墨语汇的内在奥秘。离乎此,就会很难深入把握和掌握中国画内在文化价值和笔墨意义,甚至连入门都很困难,更谈不上什么有文化深义的创作了。(未完待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