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几乎所有的财经媒体和微博都在转载如下一条消息:“根据各证券公司2013年10月22日的上报数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发现300ETF(证券代码:510300)融资余额已达该证券上市可流通市值的75.469%。从2013年10月23日起暂停该标的证券的融资买入,恢复时间将另行通知”。
当日,沪深300指数大幅下跌,跌幅达1.12%。
所有的投资者都在琢磨,这是什么诡异的市场?
多头说:你看,沪深300ETF的融资买入额已经到顶,说明投资者对后市具有极大的信心!
空军说:哈哈,融资买入的多方已经被堵死最后一条路,今天的大幅下跌就是最好的明证!
然而,仔细想来,这其中却十分蹊跷。一个简单的问题回荡在不少有识之士的脑海里——究竟是什么人,会融资买入沪深300ETF?
我们先来看一看,买入沪深300ETF的,最主要的是什么人?作为工具性产品使用,沪深300ETF的买卖者有两种人最常见,一是折价套利需要,二是期现套利需要。而由于融资买入沪深300ETF需要承受8~9%的融资成本,对于套利者来说,通过两融方式放大杠杆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而单边看多指数的人,自然可以选择直接买入沪深300ETF,但是通过融资方式加杠杆让人难以理解,因为明显的,做多沪深300指数期货可以获得更高的杠杆。甚至来说,半年来长期的负基差,可以让期货比ETF更加划算。而展期成本远远的低于资金成本和8~9%的融资杠杆成本。有人说,有一些公募机构只能买卖ETF而无法参与期货。可是如果真是这些机构,又怎么可能加杠杆来购买一个指数ETF呢?
于是,在看多看空之前,一个问题却扑朔迷离起来——究竟融资买入300ETF的目的是什么?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融资买入ETF的人,既不是看多,也不是看空,仅仅因为沪深300ETF的流动性最好,所以他们看中了这个产品的某些特性,不得不融资买入?
等等。融资买入,融资的同时,买入。一个答案呼之欲出。
设想某个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紧缺需要借钱。可是由于信用不够,而2013年6月以来,资金面上钱又很紧,四处借不到钱。怎么办呢?有一天,他发现证券公司有一个业务,叫做融资融券。什么是融资?借钱。
可是一打听发现,融资借到的钱,只能用于购买A股市场的两融标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以担保物以8%左右的利息借到钱,可是这钱却取不出来,只能用于购买股票。遗憾的是,这个企业主对于炒股并不感兴趣,只对钱感兴趣。
然而,一个巧妙的操作,却可以让这个企业主把这笔8%的低息贷款拿出来。
这个企业主发现,融资买入某只股票之前,先融券卖出这只股票。融券卖出时他拿到了一笔暂时被冻结的保证金。这时,通过融资方式买入同一只股票,将买入股票却可以用于还券,这时融券头寸被了结,被冻结的保证金成为了一笔自己可以自由支配和提取的现金。而这笔抵押贷款的成本只有区区8%。这在高利贷横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今天,实在是太便宜了。
当然,对于企业主来说,实现这个操作一定是要用流动性最好的品种。而两融标的中最好的标的,无疑是沪深300ETF。
再来看看证券公司和交易所的统计数据,由于融券头寸已经被了结,因此这个标的股票的融券余额并没有增加,可是却增加了一大笔融资买入。
再来看看统计数据,截止至2013年10月23日,沪深300ETF的融券余额仅为2.2亿元。而4个月来的融券卖出量和融券买入量却几乎一致。看起来,就像是投资者们都在短期融券做空,长期融资做多。这是一种很诡异的现象,可是用上面的逻辑来看,就十分容易理解。
奥卡姆剃刀告诉我们,在解释同一个现象时,最简单和最自然的往往就是真相。所以,读者朋友,当你发现沪深300ETF的融资余额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时,是相信市场有明显的看多后市,或者巨大利空,还是说,这只是在利率市场化不够,融资渠道困难的时候,大量中小企业的一种变相获得资金的方式呢?
真相不会有人知道,但或许你一定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