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产业经济学
2784 0
2007-12-17
<p><font size="5">明确西藏主体功能区划的重大意义</font></p><p><font size="5">(1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加第一, 科学合理确定财政转移支付目标。科学合理确定财政转移支付目标, 是规范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重要依据。结合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主体功能区域规划建设情况, 笔者认为, 今后一个时期财政转移支付目标应该定位于确保全国各地居民都能享受到最基本的社会公共服务, 把有限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重点用于限制类、禁止类开发区域以及能源、交通和通讯、教育科技、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等基础产业和社会公共事业。<br/>第二,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科学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权。按照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 进一步规范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企业之间的关系,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将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范围从遍及各行业、各领域、各环节中退出来, 逐渐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从根本上解决政府“缺位”、“越位”和“错位”的问题。在此基础上, 科学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权, 其中中央政府事权主要包括维护国家主权和政权稳定、跨省区的的大型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中央政府运转的一般性社会公共服务、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等, 地方政府事权主要包括保障地方政府机构正常运转、辖区内的主体功能区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事业, 以及其它不属于中央政府管理范围内的事权等。同时,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变化, 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 合理调整现行中央和地方税种划分, 既要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又要保证中央政府在财税收入上的分配主导权,以有利于中央政府有效实施宏观调控措施, 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br/>第三, 逐步用“因素法”取代传统的“基数法”, 实现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公式化分配。科学全面分快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存在许多不可持续性问题,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城乡和地区发展不够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难度较大等一系列问题。明确各地区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区域发展政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br/>(2)深化西藏“十一五”规划纲要和推进三大经济区建设的客观要求。西藏“十一五”规划纲要和西藏三大经济区规划具有战略性和指导性,必须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来进一步细化和落实。进一步研究西藏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明确西藏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落实统筹区域发展,是对三大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推进。<br/>(3 )从根本上保护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举措。西藏绝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自然状况难以支撑人口的不断集聚和经济的持续扩张,生态环境已经不堪重负,而且这些地区大都处在江河源头,过度开发不仅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严重的破坏,而且对全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的威胁。因此,要按照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确定各地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引导经济布局和人口分布与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逐步实现“一方水土”与“一方经济”、“一方人口”相协调。<br/>(4)是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缩小区域差距的重要途径。西藏发展的区域差异大,不仅表现在各区域之间经济总量的差距,更主要的是表现在不同区域的人均收入水平、公共服务、生活水平的差距。通过划分主体功能区,确定各地的主体功能定位,继续引导支持欠发达地区走发展特色经济之路,同时逐步引导促使一些生态环境脆弱、发展经济条件不够好的区域向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转移人口,降低这些区域的人口负荷,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br/>(5 )制定区域政策和完善评价体系的重要基础。根据各地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功能区划构建区域发展格局,据此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改变完全按行政区制定区域政策和评价地区经济发展成效的做法,可以使区域政策和评价指标更加细致、更有针对性,真正做到“各得其所”。</font></p><p></p><p><font size="5"><br/> </font></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