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667 11
2013-12-05
有问:
姐姐从国外回来,一起逛超市,看到光鲜的进口水果,问她在美国卖多少钱,她说那基本不卖这么好的水果,为什么各国或地区都更愿意把优质产品出口其他国家或卖到外地

是因为产品在那些地方价值被升高了,还是运输中的单位变动成本因素
有答:
这是已经是个火星问题了..........

1972年一位消费者给《西雅图时报》写信说,华盛顿州所有的的优质苹果都运到中东去了!学者阿门·阿尔钦和威廉姆·艾伦的联袂回答成了日后流芳卅载的“阿尔钦——艾伦(苹果)定理”。

  回答摘录于此:

  我们假定在当地买一个优质苹果要花10分钱,而次等苹果需5分钱,那么,吃一个优质苹果的花费与吃两个次等苹果的花费相等,我们可以说一个优质苹果“值”两个次等苹果,两个优质苹果就值四个次等苹果。假定将一个优质苹果运到中东的成本是5分钱。那么在中东,一个优质苹果就值15分,而次等苹果值10分。但现在吃两个优质苹果的花费就等于吃三个而不是四个次等苹果。尽管两者的价格都提高了,但相对而言,优质苹果变得便宜了,因此,中东地区对优质苹果的消费比例比这里高。这不是在耍什么花招,只不过是需求规律在起作用。
自扇耳光:
就我所知的,对阿尔钦——艾伦定理的正式批评是1968年芝加哥大学的两个教授J.Gould与J.Segall发表在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上,题为“The Substitution Effects of Transportation Costs”的文章。此文举的反例是,可以观察到,龙虾在波士顿原产地最可口,蔬菜在农村原产地比城市的好吃。随后,Borcherding和Silberg在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8年2月号上发表的“Shipping the Good Apples Out:The Alchian and Allen Theorem Reconsidered”一文中指出,J.Gould与J.Segall对“艾智仁——艾伦定理”的指摘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艾智仁—艾伦定理”假定产品在运往目的地的过程中没有发生诸如损坏、腐烂或其他质量上的变化,而龙虾与蔬菜显然都是以新鲜为上。
不求甚解,得过且过:
目前为止,阿尔钦——艾伦定理是最好的理论解释.
既然已经庸俗,干脆就连遮羞布也不要了:
张五常在经济解释第一卷里面分析过
我觉得因为优质新鲜的水果更容易长途运输,而相对劣质的水果由于只能在当地销售,所以供应量大,价格很低,大大挤压了优质水果的市场份额。
所以给人一种感觉,似乎好的只买到外地,实际是好的在本地市场根本销售不了多少
自己打脸还不够,我就来捡个便宜,不仅打脸而且抽屁股:

猕猴桃原产于中国,最常见也是分布最广的属中华猕猴桃。中华猕猴桃以绿心为主,输出品种到新西兰种植的称为新西兰1号,但国内基本以假冒新西兰为主,真正新西兰的变种是黄心扁头的俗称新西兰金果,真品市场价应该在15元/个甚至更高。但是无论何种新西兰品种,都因为新西兰当地水土等自然条件,新西兰的猕猴桃的甜度、肉质纤维的细度、水分含量等都不及国产猕猴桃。如果优质水果都应该出口,那么猕猴桃市场应该是中国对新西兰净出口,但现在是新西兰对中国净进口。
如果庸俗经济学想用人口数量作为需求来说,那么我们不妨看一下人口基数下的需求能否作为普遍真理来用:难道中东阿拉伯那几个国家的人口还比美国近3亿人口更多吗?


除非大脑是木鱼做的,否则,随便一个问题就可以打得庸俗经济学满地找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2-5 18:08:57
老埃竟然还研究猕猴桃?
老埃,你还有啥没研究?
毒品研究过吗?
我举一样你绝对无知,怎么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5 21:23:03
“艾智仁——艾伦定理”的指摘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艾智仁—艾伦定理”假定产品在运往目的地的过程中没有发生诸如损坏、腐烂或其他质量上的变化,而龙虾与蔬菜显然都是以新鲜为上。”————本来是两个不可比的例子却放在一起比较。一个是异地的价格,一个是损耗。此足以见得-评论者的狡蛮。

楼主就别拿什么新西兰的猕猴桃来比较中国的猕猴桃了。一个畸形的社会就别拿正常的社会来比较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6 13:25:46
有些理论只能描述正常的社会但不能解释畸形的社会,从而也就更没有能力批判畸形的社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6 15:06:50
如果庸俗经济学想用人口数量作为需求来说,那么我们不妨看一下人口基数下的需求能否作为普遍真理来用:难道中东阿拉伯那几个国家的人口还比美国近3亿人口更多吗?
==================================================
需求不仅要看人口,还要看收入,还要看消费偏好等因素。所以,人口多不等于需求多、市场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6 15:15:52
clm0600 发表于 2013-12-6 14:04
水果和蔬菜居然都不能在一起比较?
我真服了你的阅读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