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过去的2007年,中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共同发力,形成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但不容忽视的是,投资和贸易顺差增长过快、内需相对不足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消费、出口和投资“三驾马车”如何协调发展,如何更多的发挥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是2008年中国经济健康发展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投资:宏观调控将更为严厉
今年我国经济增长有望超过11%,这是连续第五年达到1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由于投资膨胀压力依然较大,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危险性正逐渐增大。
投资膨胀不仅扩大了社会总需求,加剧了流动性过剩,还推动了物价上涨。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控制,将直接影响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任务的完成。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日前在部署明年工作时强调,发展改革委将加强同财政、金融等部门的合作,加强产业政策与财政、信贷、土地、环保政策的协同配合,综合运用经济杠杆、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控制社会总需求过快扩张,缓解流动性过剩压力,遏制部分行业生产和投资继续盲目扩张。
2008年,国家将会采取更严格的宏观调控政策来控制新开工项目,从严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特别是工业用地,加强对全社会投资活动的监管。对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将从严限制新上扩能项目,加强在建项目的监督检查。
出口:“中国制造”更强调以质取胜
长期以来,中国的出口产品以其物美价廉而受到世界各地消费者的青睐。但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中国制造”以低端、低价格产品、数量扩张开拓国际市场的模式亟待改变。
据商务部统计,2002年至2007年上半年,中国出口产品遭遇贸易摩擦调查358宗,受影响出口总额超过90亿美元。
“中国迫切需要企业通过技术、观念创新,并更多地借助高质量、高技术产品来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杨益说。
专家预测,2008年我国将会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谋求“质”“量”变迁。
消费:明年经济工作重要“着力点”
尽管近些年来我国消费品市场出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但是与投资和出口的高速增长相比,消费需求增速仍显不高,内需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障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好字优先,努力实现消费投资和出口相协调。要实现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些措施显示中央将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将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增强人们的消费欲望。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专家分析认为,相对于投资需求而言,我国消费需求的增长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预计受宏观经济景气,新增就业人数增多,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消费结构升级以及“奥运景气”推动等基本因素影响,2008年社会消费将延续偏旺增长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