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3566 0
2008-02-18

与第三者之间的价值关系使2个价值系统帕累托最优成为可能的数学证明

 

2个系统或者事物与第三者之间的所有关系。现在,如果我们把10 -1分别看做是事物“Q”与参照系统的三种关系状态效应,“1”代表参照系统的状态变得更好;“0”代表参照系统的状态不变或者处于均衡状态;“-1 代表参照系统的状态变得更不好;我们知道任何事物与事物“Q”产生效应时其状态都会有可能存在3种状态情况:即1.0-1,三种状态效应,如果我们来考察2个与事物“Q”都有关系的参照系统“A”与另一个参照系统“B”之间的关系,通过数学计算可以得到以下9种关系:1:(A1B1);2:(A1B0);3A1B-1);4:(A0B1);5A0B0);6:(A0B-1);7:(A-1B-1);8:(A-1B0);9(A-1,B1). 以上9种关系泛指2个参照系统或者事物与同一事物“Q”之间的所有关系。

主体与客体与第三者之间的价值关系。

如果把其中一个参照系统“A”看作为主体,另一个参照系统“B 看作为客体,以上9种关系就是主体“A”与客体“B”之间的关系,因此,以参照系统“A”作为价值主体的行为控制必须以主体“A”的价值标准作为根本,价值主体“A”的总是以有利于价值主体“A”的趋向进行价值判断、价值决策,这样才能够使价值主体“A”的行为控制的结果有利于价值主体“A”的价值优化!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此9种关系之中,如果另一个参照系统“B”的状态效应如何不会影响到价值主体“A”的价值优化,一般可以不考虑另一个参照系统“B”的状态效应如何,那么:1:(A1B1);2:(A1B0);3A1B-1)三种关系状态效应便是参照系统“A”的优先选择项。显然,1:(A1B1)最优;2:(A1B0)次之;3:(A1B-1)最差。

 

 

主体与主体与第三者之间帕累托最优的价值关系。

如果考虑另一个参照系统“B”的状态效应如何,把参照系统“B”也看作为主体。那么,参照主体系统“A 与第三者Q”的三种关系状态效应优先选择项:1:(A1B1);2:(A1B0);3A1B-1),与参照主体系统“B”的三种关系状态效应优先选择项:1:(A1B1);4:(A0B1);9(A-1,B1)的交集便是:1:(A1B1);这就是说通过交集1:(A1B1);使价值主体“A”与价值主体“B”联结在一起成为“AB”的整体关系。

 

从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价值底线求出一个符合帕累托改进的可行范围

我们知道帕累托最优的价值优化状态十分难得到的,但帕累托改进的状态却是容易得多的。因此,只要整体或者组织内部的主体成员之间以“0”代表参照系统的状态不变或者处于均衡状态为价值底线;

那么,参照主体系统“A 与第三者Q”的六种关系状态效应优先选择项:1:(A1B1);2:(A1B0);3A1B-1);4:(A0B1);5A0B0);6:(A0B-1);与参照主体系统“B 与第三者Q”的六种关系状态效应优先选择项:1:(A1B1);4:(A0B1);9(A-1,B1).2:(A1B0);5A0B0);8:(A-1B0);的交集便是:1:(A1B1);2:(A1B0);4:(A0B1);5A0B0);这就是说通过“AB”的交集( 同时)保障参照主体系统“A 或“B”不会出现“-1 代表参照系统的状态变得更不好的情况的前提下,来努力向帕累托最优接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