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根据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所导出的生产的契约曲线对应的无差异曲线所对应的产量推出来的。换言之,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的产品表现形式,这就是说,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每一点对应的产品数量与一组要素组合对应,构成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教材中讨论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是这么进行的:在生产的可能性曲线上任找一点,如果在该点上一种商品对另一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MRTxy不等于产品的边际替代率MRSxy,则存在帕累托改进。
具体改进方式是这样的:教材中给出的帕累托改进,是在生产者多生产一单位X必须减少生产几单位的Y,然后说明在满足消费者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还存在产品剩余,即说明了还存在帕累托改进。但是这里忽略了一个大前提——一旦生产者多生产一单位X,减少生产Y,当然是在保证仍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但是,这将意味着在生产者的福利分配可能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这将不再满足帕累托改进的要求,也就不是帕累托改进。
综上,我认为教材中有关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是错误的。